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双品牌合并后,以极氪之名打造的科技公司,似乎不太顺利。
极氪、领克合并后,外界对双方成立的公司前景实际非常看好。首先,极氪作为吉利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收获了满满的关注度,以及在终端市场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其次,领克与极氪虽然在产品矩阵设定上并非完全重合,但二者均带有强烈的运动基因,也就是说二者在品牌调性上高度契合。
如果将合并后的极氪科技作为一个新势力企业看待,6月极氪科技的销量仅次于鸿蒙智行和零跑汽车,且与零跑的差距并不大,竞争力居第一梯队。但如果仅将极氪品牌看作是新势力,那么6月1.67万辆的新车销量,还无法与头部新势力车企抗衡。
极氪品牌离头部,尚差得远
6月份,极氪科技共销售43,012辆新车,连续4个月单月销量破4万辆。上半年已销售244,877辆新车,同比增长14.5%。
其中,极氪品牌6月共销售16,702辆新车,上半年累计销售90,740辆新车;领克品牌6月共销售26,310辆新车,上半年累计销售154,137辆新车。极氪品牌上半年销量占极氪科技总销量的37%左右,而领克则占到了63%。
不难看出,吉利想要打造的以极氪为主的合并企业,但其真正的市场大头仍然在以燃油和插混为主的领克品牌。
相比吉利旗下另一大新能源品牌吉利银河的表现,极氪也差了一截。虽然很多人会说极氪的客单价以及产品定位明显高于吉利银河,吉利银河处在需求更大的市场,但跟其他高端新势力友商相比,极氪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比如主销车型大概在同一段位的小鹏汽车,近几个月的销量蒸蒸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极氪科技双品牌的销量成绩;还有理想和问界两家头部高端新势力车企,极氪与其的差距一目了然。
究其原因,极氪在产品设定上可能存在较大的问题。目前在售的6款车型中,虽然产品定位不同,但过于割裂。其中,明确定位轿车的只有一款极氪007,SUV车型有极氪7X和极氪X,MPV车型有极氪009和极氪MIX,再加上一款猎装车极氪001,看似是产品矩阵全覆盖,但“正经”的车型却很少。
这点从目前极氪的单车销量就能看出问题。极氪前期推出的两款车型,极氪X和极氪001,当时主要面向BBA的市场用户,想要以精致和产品力打造出品牌效应。但事与愿违,在极氪001未降价之前,极氪怪异的产品定位以及产品无法匹配的售价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直到极氪001开始降价,事态稍有好转。此后,极氪推出了007和7X,两款“正经”的产品为极氪打开销路,但两款车对极氪X和极氪001的市场挤压也是事实,这也就导致了极氪想要保住001的市场地位,一年三度上市的尴尬景象。
除了两款MPV车型,极氪的产品更讲求高性能,而并非其他友商讲求的性能、科技、舒适相结合的产品均衡,也导致了极氪的产品没有太多的故事可讲,这对于当下营销占很大权重的新势力市场来说,是极氪一个短板。
或许也因此,在与友商同级别车型的竞争中,极氪007和极氪7X也仅能达到一个稍微可观的市场表现,而无法像一些现象级车型,实现销量快速跃升。
另一方面,在与领克合并后,极氪技术下的领克纯电车型,用价位打破了极氪无法支撑高价的市场泡沫,一定程度上来说,极氪打造的品牌效应,有部分原因是被领克Z系列车型给打回原形。
比如对标极氪X打造的领克Z20,5月领克Z20零售量超过4000辆,而极氪X的销量仅不到400辆。原因就在于,两款各方面均相仿的车型价格最高配的价格差达到5万元,无法让人理解,极氪的品牌力是否真能支撑这5万元的差价。
极氪离突破,可能还差一次转型
目前来看,极氪似乎并未真正地打造出品牌力,就已经想通过品牌力进行营销策略了,而不是将清晰的技术产品路线体现在市场中。这与此前的小鹏汽车类似,其销量表现也与小鹏没改革前的销量类似。
此前,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朱凌博士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极氪的定位就是豪华,与BBA竞争的豪华。现实是,极氪品牌面对的市场生存环境,BBA并不是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反而是小鹏、小米、零跑等品牌,成为极氪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中,极氪的主要对手甚至都不包括蔚来、理想等更高端的品牌。这似乎也表明了,极氪并未打造出其想象中的豪华品牌力。
从最新消息看,7月9日晚极氪将推出一款超级电混SUV——极氪9X,从已知信息不难看出,其与领克900的定位有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极氪9X从曝光那一刻开始,就被誉为新能源界的库里南,主要是因为其吸睛的前脸设计与库里南如出一辙。而且从目前释放出的产品力信息来看,极氪9X显然是运用上了目前吉利所拥有的最强新能源技术和配置,因此,虽然产品级别与领克900相似,但售价相信一定会比领克900高出一个级别。
当下,对于消费者来说,对新能源产品力的感知,似乎要远远小于对价格的感知,极氪9X想要一举打开市场,有更强产品力的同时,可能还需匹配一个令用户震惊的售价。另一方面,新能源产品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很多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做过了无数次尝试,想要通过旗舰车型打出品牌格调,提升品牌力,难度不小。
比如理想,此前一直认为自己的品牌力能够支撑高售价的新能源产品,结果理想MEGA一经问世,后面的效果大家都很清楚了。还有很多其他车型也出现过同样的问题。此前极氪已经推出高售价的极氪001 FR和极氪009,但反响似乎不尽如人意。
由此来看,极氪目前破局的办法可能不是品牌持续向上,而是将优势最大化,并打出性价比,比如学习小鹏。毕竟,小鹏能够凭G7后发优势,让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想要退订小米YU7,转定小鹏G7,可以看出其转型的成功。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