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新势力销量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哪吒汽车强势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蔚小理”为首的第一梯队格局被打破;零跑汽车销量也紧随其后;同时,小鹏汽车销量出现大幅波动,跌出了前三。
哪吒:152073辆
哪吒汽车虽然成立的时间不断,但是从“成名”的时间点上来说,是没有“蔚小理”成名早。因此,其也算是一个后起之秀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哪吒汽车2021年的下半年开始,其销量便有了很大的起色,其主要依靠着经济实惠的车型作为主打,在第一时间便吸引了不少的消费者。
在过去的2022年,哪吒汽车几乎每个月都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甚至有过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的表现,总销量给出了一个亮眼的成绩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去年年初,哪吒汽车D轮估值达250亿元,并且还传出计划以450亿元的估值赴港IPO。换句话说,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哪吒汽车的估值坐了一轮过山车;按最新的估值计算,哪吒估值暴跌差不多接近60%。进入2023年,哪吒汽车至少面临三个问题:第一,品牌高端化;第二,销量继续增长;第三,实现自我造血能力。随着新能源车进入下一个“洗牌时间”,哪吒表面风光的交付数据背后,其实隐藏的危机正在一步步悄悄来临。
理想:133246辆
2022全年,理想汽车总计交付133246辆新车,同比增长47.2%。理想2022年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20万辆,但在5月份下调至17万辆,不过最终仍没有达成目标,即便如此,这一成绩放在新势力榜中也十分亮眼了。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12月,理想单月销量突破了2万辆,成为了众多造车新势力中首个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企,且L9与L8在12月销量双双突破1万辆,依靠理想ONE一台车打天下的格局已改写。
过去一年,虽经历了理想ONE的停产风波,但新车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即将到来的2月8日,理想汽车还将投放五座中大型SUV理想L7,产品阵容更加丰富,有望进一步带动其销量的攀升,我们或许有机会看到理想冲击月交付3万辆的新目标。以饱受争议的增程式车型开局,理想通过销量充分证明该技术路线在当下用车环境的实用性。
蔚来:122486辆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5,815台,同比增长50.8%,创月度交付新高;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122,486台,同比增长34%。
如果单从销量维度来看,这样的业绩确实不够出彩。但如果放到更大的背景下,就可以看出取得这份成绩有多么不容易:首先,蔚来平均单价超过40万元,在40万以上的豪华纯电市场的份额高达78%,大幅跑赢BBA等豪华品牌电动车;其次,过去一年蔚来完成了从NT1.0到NT2.0时代的切换,第二代技术平台的首批产品——ET7、ES7和ET5三款车型已经顺利交付,在不久前举办的2022 NIO Day上,又推出了基于NT2.0平台的全新ES8和蔚来EC7。
新旧交替,考验体系能力,也需要重新爬坡,但往往也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李斌已经明确表示,蔚来2023年的销量目标要超过雷克萨斯。
小鹏:120757辆
过去一年,小鹏汽车曾经历最低月销不到6000辆的低谷。2022年,小鹏汽车销量累计12.07万辆,虽然同比2021年增长23%,但其在造车新势力座次中却从第一名落到第四名。
去年9月,小鹏G9上市反响不佳,其过于复杂的选配逻辑和高价低配的市场策略,引发消费者不满。小鹏销量立竿见影地出现下滑,10月交付量“腰斩”至5101辆;同时股价持续下跌,2022年公司股价已跌近八成,市值蒸发超3000亿港元。
小鹏的产品有点忽上忽下,不成体系。从P3到P7是上,从P7到P5是下,然后从P5又到G9,又往上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固化的印象,还是在为了迎合市场,像是打游击。小鹏在定位、产品、品牌、渠道四大战略上,均没有选择细分市场战略,而是面向最广大、最主流的市场,这种做法,意味着要面对最激烈的竞争。种种不利局面让小鹏汽车也是开启了内部大调整,自2022年下半年小鹏汽车进行架构调整后,何小鹏领衔的小鹏汽车似乎正在考虑如何让企业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零跑:111168辆
从市场端的反馈看,零跑汽车在2022年确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2022年零跑汽车销售111168辆,同比增长超过一倍。2020年时,零跑年销量8000辆,2021年是4.3万辆。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2年期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9.01亿元、11亿元、28.4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1亿元、9.35亿元、26.29亿元,亏损持续扩大。对比造车第一梯队,零跑汽车的赚钱能力仍需提升。2019-2021年期间,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3%,过去的零跑汽车处于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而小理蔚的整体汽车业务毛利率已经转正,2021年三家毛利率分别为12.5%、21.3%及20.1%,特斯拉毛利率甚至高达29.3%。
低价走量的T03销量占比依旧很高,高价的零跑C11销量的上涨给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带来一定的改善。同时,中高端纯电轿跑零跑C01预售4小时超2万的订单量,也给零跑带来部分积极的信息。前有造车新势力,后有跨界新入局。此外,零跑汽车在智能汽车阶段的竞争对手还有行业领先的特斯拉、供应链齐全的比亚迪,以及一众老牌合资、民营车企。如吉利对魅族的收购,长城近两年的焕新,都可以看出这些传统车企对智能汽车的重视。
可预见的是,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我们也期待车企们能够拿出更多杀手锏,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购车选项。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