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11月23日,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实现交割。Stellantis集团85亿港元已汇入(约77.8亿元人民币)零跑账户,从10月26日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至今,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项目完成了整个行业历史上最快的一次交割速度。
零跑汽车联席总裁武强接受BC专访时表示:“梯子搭好了,我们也准备出发,接下来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和一个比较繁重的工作。”
通过这次合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根据武强透露,零跑计划从欧洲市场开始,预计明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把零跑汽车以出口的方式卖过去。
“欧洲是一个发达国家市场,汽车有很深厚底蕴的市场,也是电动车接受度比较高的,这是我们第一步的重点市场。”
完成交割,意味着钱已经进入零跑账户,Stellantis的两名董事已经坐在零跑的董事会上,关系做实,“万里长征第一步走了,真正的工作和繁重工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展开。
根据双方合作内容,是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为“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其中,Stellantis占51%的股权,在合资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零跑看来,这样的股权设置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如果海外碰到一些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时候,由Stellantis作为51的股东,Stellantis有一定的这种能力去舒缓或者去解决这些问题;第二层含义是在海外拓展上,零跑给予Stellantis一个充分的利益构建,后者会更好的去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资源。
在武强看来,海外拓展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特别是像我们零跑没有在海外做过的,虽然有Stellantis集团我们共同去做,但是我们应该更看到一些这个是带来的挑战,而不是说看到满地黄金,满地的中国电动车就能去占领,我们看到完全不是这个景象,我们看到的都是不同文化、政治、地域和消费者的特点带来的市场挑战。”
事实上,过去的十几年中国车企一直在积极的拓展海外市场,但实际上出海的过程面临了诸多挑战。尤其是面对欧洲市场这样的汽车工业腹地,一道若隐若现的贸易壁垒始终横亘在中国车企面前。包括最近欧盟发起的反补贴调查,都显示出潜在的紧张关系。
但很显然,在这一轮电动化转型浪潮中,中国车企具有很大的优势,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成本上,中国新能源车企产品都更具竞争力。
这也是Stellantis选择牵手零跑的原因。
“我给你举个例子,目前欧洲任何一款电动车基本上像在它集团内的,都在3万多欧元以上,它有一款我就不提名字了,跟我们T03是属于差不多的,它也是卖3万多欧元,所以这样的产品它是不具备的。”武强认为,Stellantis看重零跑的,正是零跑具有的平价比和成本优势的电动车产品。
零跑汽车一直定位“以15至20万元的价格买到30至40万元配置的汽车。”这条性价比路线注定零跑汽车将要背负更高的成本压力,需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扩大规模,摊平制造和研发成本。
武强透露,零跑创始团队在造车前,积累了大量电子产品的研发经验,所以在研发投入上的资本使用效率极高。根据过往几年披露的财报显示,零跑汽车在研发投入上是新势力中最少的。2022年零跑汽车研发投入费用为14.11亿元,而同期蔚来汽车研发投入已经达到108.4亿元。
“在商业模式上,我们也一样追求铁桶模式,无论在国内业务、产品、销售以及海外的业务的开发,以及对现金的管控,如何去取得一个最佳平衡,这个是我们也要构成一个风险最低的商业模式。”
武强表示,在这个基础上,零跑预计到2025年底或者2026年初就可以实现净利润转正。并且在2024、2025这两年在财务上,已经有足够的资金使用和储备。
在最近的广州车展上,零跑汽车首款全球车型C10进行了首次亮相,这款车将成为零跑与Stellantis合作登陆欧洲市场的首款车型,计划将在明年Q3开始进行交付。
不过武强也坦言:“海外的机会不少,但是挑战很大,千万不能有过度的期望值,只是说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能走多远走多远,能卖多少就卖多少,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文/巫马)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