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国内发展遇阻的韩系车,却在国际汽车市场持续吃香。近日现代汽车集团公布2023年全球销量数据,全球累计销量730万辆,再次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连续两年蝉联全球销量第三,这标志着现代汽车集团连续第二年跻身三巨头之列。
去年现代汽车全球销量421万辆,同比增长7%,起亚全球销量308万辆,同比增长6.4%,这种良好表现与国内成绩截然相反。时下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被边缘化,市场成绩已连续六年走低。现代汽车集团何时重拾中国市场的业务也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在国内不吃香是错在哪?
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韩系车能在海外市场吃香,还得从现代汽车集团的实力聊起。其实力不弱,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品牌,仅是排在丰田和大众之后。可以说,论品牌体系力,现代汽车集团比全球大部分汽车品牌都要强,即使在当下,现代也是能够与丰田、大众等车企巨头扳手腕的品牌。
有资金,有技术,现代汽车集团打造的产品也足够高品质并且省心耐用,实际上国内的韩系车在可靠性方面也素来有不错的表现,加上韩系车的配置也相对市面上多数同级别车型更高,因此整车有着很高的性价比,在全球汽车市场也收获了不少拥趸,因此韩系车在韩系相当吃香。
据统计,去年现代汽车集团的销量增长率为6.7%,并且销量成绩扩大了与第四名的差距,巩固了其作为全球三巨头之一的地位。与此同时,去年现代汽车集团也实现了营收大涨,2023年度总营收达到约8769.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4.4%,全年营业利润约815.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4%,净利润为66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3.7%,创下历史新高。
与国际市场稳步上升的成绩不同,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1.5%,截至目前已经连续六年走低。而在销量层面,去年北京现代共计销售新车25.7万台,同比增长2.8%,销量最高的车型是伊兰特,为10.87万辆,其它车型的销量成绩相比同级别车型都比较一般。
至于起亚汽车,在国内也几乎没有可以打的产品,2023年销量最高的是已经停售的福瑞迪,为26416辆,狮铂拓界和智跑分别为11291辆、10887辆,其它车型均低于万辆。尽管近些年起亚汽车也通过多种方法来扭转成绩低迷态势,甚至推出EV5、EV6两款电动车,但于事无补,并且纯电动车的进口车身份也导致了售价偏高,难以跟自主新能源车比拼。
说到底,电动化转型不利是韩系车在华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车企们已经很难靠着所谓的性价比和合资身份取胜,而韩系车在品牌影响力,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也不强,长此以往便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信赖。
如何重拾中国市场?
现在车市竞争愈发激烈,自主新能源车崛起后能够给国内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车型,韩系车在华的处境将会变得更难。不过与其它被边缘化的品牌不同,现代汽车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储备,同时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仍有翻身的机会。
按照现代汽车集团的规划,其将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齐齐发力。今年北京现代将推出十一代索纳塔和第五代胜达,而起亚汽车也计划推出全新电动车型,并通过改进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以及拓展PBV业务。
时下新能源大趋势下,现代汽车集团也计划全力转型电动化。早前官方表示,北京现代在2025年将全面实现燃油车混动化,构建包括一款MPV车型、两款轿车、三款SUV车型在内的混动化产品矩阵,北京现代计划在2025年达成年销50万辆以上的销量目标。同样,起亚汽车也计划到2025年将其全球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增至8个,并且在中国市场侧重生产中大型电动汽车。
参考艾尼氪5、EV5、EV6等韩系纯电动车的产品表现,估计未来韩系车的新能源车在产品力方面也将会有不错的表现,何况现代汽车集团在新能源车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技术和经验,相信也会为未来在华的纯电动产品赋能。
国内汽车市场永远充满机遇,若未来现代汽车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在实力方面足够出众,那么成为走量车型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另一方面,现在被淘汰出局的新能源车企越来越多,这也会给财力雄厚的现代汽车集团在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韩系车在华翻身的希望性依然很大。
但前提是韩系车的新能源车在价格方面要有足够的诚意。时下我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内卷,一款主流A级新能源车的价格已经下探至8万元以内,同时中大型新能源轿车的价格也只是15万元左右,若韩系新能源车在价格上不让步,未来依然不会受国内消费者待见。
同时,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高手如林,作为后来者的现代汽车集团想要突破重围,并在新能源车领域站稳脚跟,除了要有产品力,还要服务力,更要品牌力。但从韩系车在华的现状来看,未来的新能源之路也是荆棘丛生。
其实家大业大的现代汽车集团也在华已经做了很多改变,并且走出了两条路线,现代、起亚品牌向高端化的转型,并在大力转型新能源化。只是我国新能源车企来势汹汹,韩系车在华的竞争优势也在不断被削弱。对于韩系品牌来说,当务之急或许还是尽快对国内的生产线进行升级,以引入更多的优质电动车,实现本土化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否则只会加快被淘汰的进程。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