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今年春运期间,我国湖北地区高速公路大规模积雪结冰,导致众多车辆拥堵在路上造成了交通瘫痪,此次灾害不仅引发了公众对湖北地区在应对冰雪灾害方面效率不足的质疑,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各类车型在长途极端路况下性能可靠性的热议。抛开燃油车型不谈,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究竟哪一种车型在应对此类状况时更具优势?
之所以目前网上掀起了对电动车型的“口诛笔伐”,其主要原因是纯电车型在冬夏季场景下,续航能力明显出现了下降,目前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动力电池主要可分为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两类。这两种电池在最为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约为20-25℃,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其工作表现出现异常。
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电池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会减弱,从而对电池的性能和容量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现象直观地体现在动力电池的可用容量衰减上。我们可以借鉴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的经验,例如在冬季户外使用手机时,电量可能会突然从20%降至10%,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导致手机突然关机。
此外,在冬季,新能源汽车开启空调暖风功能将会消耗一定量的电池电能。众所周知,传统燃油车在冬季的空调暖风源于发动机产生的剩余热量,而新能源汽车的空调暖风则依赖于电池电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续航能力将受到开启空调的影响。
而在此次春运期间,我们还注意到充电桩的排队数量大幅增加,除了在基建设施上的不足之外,在冬季纯电车型的充电效率也会出现降低,上文提道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约20℃的温度下可实现最佳工作性能。然而,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部分电解液会变得更为粘稠,导致锂离子在充电过程中的移动速率大幅降低,从而影响电池高效收集和储存电能的能力,最终导致低温条件下充电速度显著减缓。
相比纯电车型,混动车型在此次春运期间的表现则明显更优,以最常见的插混车型来看,这种车型可视为内燃机与电动机的结合,可通过外部电源充电的电池系统。根据驾驶状况和需求,该车型能在内燃机与电动机之间自动切换动力来源,从而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和更低的尾气排放。
在相同的冬季环境下,低温电池的放电功率受限,鉴于发动机的存在,若驾驶员进行急加速激烈驾驶,混合动力系统将启动发动机进行发电。发电功率与电池放电功率叠加,共同满足驾驶员的驱动功率需求。然而,在常温下,电池为主要放电载体,发动机仅承担稳定小功率发电功能,从而将发动机转速与负荷控制在舒适范围内。而在低温条件下,发动机为了满足驾驶员瞬时扭矩响应,加大发电功率后会产生更大的噪音。
总结:
当前国内新能源车型的竞争逐步加剧,纯电车型和混动车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经过此次春运的考验,我们再看到不同车型各自的表现之外,也需要深入考量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在当前电池技术尚未出现进一步突破时,混动车型的出行场景会比纯电车型更加丰富,不知道你觉得混动和纯电谁才是未来主流呢?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