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文 | 沪上聪少
编辑 | 小丸子
以贾健旭为首的新一届年轻领导班子,决定壮士断腕放下面子和尊严、转投华为智选车的阵营,实属无奈!
现实利益乃至生死存亡面前,面子算个屁。
但凡智己品牌、飞凡品牌们争气点,腰杆子很直很硬的上汽,何至于需要“跪着”做人、虚心向华为等造车新势力们学习。
2024年,上汽集团高管薪酬表里面,智己汽车CEO蒋峻以84万的年薪垫底,如果智己继续扶不起的话,蒋副总裁的薪资恐怕还得降!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成年人的世界,很多时候对立又矛盾,我们既要坚守对理想的信仰,但同时也不得不学会,对诸多现实作出妥协和让步。
你看,曾经长期霸榜“中国销量第一”车企的上汽集团,在骨感的现实面前,也不得不放低姿态回转180°、不怕打脸的携手华为“all in尚界”。
什么灵魂不灵魂、面子不面子的,在重大利益乃至生死攸关面前,这些形而上偏“虚”的东西,统统都得靠边站!
于是也就有了,在上汽集团前任掌门人陈虹退休不到半年后,陈虹一手扶持和跳级提拔重用的“上汽集团史上最年轻”总裁——贾健旭,火速转投了华为余承东的怀抱。
“尚界首款产品一定爆单”、“上汽all in尚界”……
贾健旭余承东上演“你侬我侬”一出好戏
看着尚界发布会舞台上,上汽贾健旭同华为余承东的“你侬我侬”二度拥抱,广大车圈同仁及媒体老湿,无不唏嘘不已感慨无限。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此一时彼一时,形势比人强。
在我们上一篇文章《贾健旭拥抱余承东背后,强调只有荣威MG智己真正属于上汽?》中,初步分析了贾健旭和上汽“纠结矛盾”一面的同时,也指出了上汽与华为时至今日依旧“彼此需要”的现实处境。
几年前,上汽集团依旧销量第一盈利几百亿,彼时的华为智选车业务还没有搞出什么实质性的惊人成绩,陈虹当然有资本和底气,大谈“灵魂论”,公开拒绝和排斥与华为的深度合作。
几年后的今天呢,市场变天、攻守易势,上汽集团无论是销量还是利润都大幅下滑,形势越来越严峻!
本就属于超期服役的陈虹黯然退休,老搭档晓秋总“过渡性”的按序晋升、接替陈虹成为上汽集团掌门人;
与此同时,前几年被陈虹一路钦点和扶持上来的贾健旭,光速从上汽集团零部件子公司跃迁成为了集团史上最年轻总裁。
借力上汽大众这个跳板升为集团总裁的贾健旭
老实说,在被陈虹钦点为上汽大众总经理之前,贾健旭长时期的工作履历基本上以海外市场为主,没有上汽乘用车自主板块的履职经验,也一度是车圈媒体眼中的“素人”。
所以上汽大众堪称贾健旭升任集团副总裁、总裁路上的一个重大“跳板”,陈虹对小贾同志的提携关爱无需多言。
至于晓秋总呢,资历有业绩有,但奈何年龄已经不大允许,最多也就过渡性的执掌一下上汽集团,算是给贾健旭这些后辈们“扶上马送一程”,保驾护航个三两年顶了天。
公开信息显示,1964年8月生的王晓秋,去年接替陈虹出任上汽集团董事长的时候,已经年满60到了过去法定退休的年龄(晓秋总的前任陈志鑫总裁,就是60准点从集团总裁位置上“荣退”),所以围绕晓秋总的去留问题,一度引发外界关切和争议。
事实上,王晓秋+贾健旭组成上汽集团新一届最高掌权CP之后的一段时期以来,晓秋总越来越习惯了深居幕后,更多时候公开露面和上台发言的机会,给到了这位“上汽史上最年轻”总裁贾健旭。
一则前面也谈到了,晓秋总年龄已经61了,不可能再像十年前执掌上汽乘用车那时候那样,高举高打高调亮剑;
二则1978年生的贾健旭确实年富力强,思想更与时俱进更具改革的魄力,得让年轻一辈冲锋在前带领上汽加速转型!
十年一晃而过晓秋总已经不再意气风发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们有理由相信:
上汽集团能够在2024年底、2025年初与华为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界”之后,携手华为推出第五界“尚界”,堪称贾健旭领导下的上汽集团,作出的意义深远的一项全新战略布局。
对此,贾健旭在接受媒体采访过程中也明确透露,针对他想与华为携手合作的想法,其事先有去拜访老领导陈虹并征询意见。陈一改昔日的“灵魂论”,出乎意料的很是支持这个想法跟决定。
新帅、新思路、新战略、新布局,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合情合理。
现在一个现实又尴尬的问题在于,上汽在选择携手华为打造尚界之后,对“亲儿子”智己品牌,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
一段时间以来,业界众说纷纭争议还是蛮大的。
尤其在前不久的尚界发布会上,贾健旭又是罕见的与华为余承东“二度拥抱”,又是公开放话“上汽all in尚界”,包括什么抽调5000名精兵强将、斥资数十亿、建设专属工厂……
无须讳言,贾健旭关于尚界品牌的一连串操作和表态,肯定会让业界内外及广大消费者,对智己汽车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走向,产生极大的担忧和不确定性,都是背靠上汽集团输血输资源,会不会此消彼长厚此薄彼,谁又说得准?!
智己官微转发晓秋总视频回应外界关切
别忘了,关于智己汽车在上汽集团的定位,王晓秋董事长公开表态“一号工程”、“唯一高端品牌”等专属定位永不改变;
贾健旭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吐真言,“真正属于我们的是荣威和MG,还有智己,这是在我心中永远不会变!”
这么一搞,搞来搞去,搞的让人有些云里雾里傻傻分不清......
究竟往哪里all in,还是说智己+尚界,一起all in,甚至就连荣威飞凡MG,也一个不能落下的统统all in?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样的all in,含金量就要打折再打折了,甚至不能叫all in。
乐逗观察:
关于智己和尚界的关系,网上有智己的车主用户总结的简单直白,“智己是灵魂,尚界是生活”。
怎么讲呢,智己终归是上汽在智能电动化赛道里的“一号工程”,“亲儿子”的DNA变不了。
如果过去几年实战下来,智己,包括已经战败并入荣威的飞凡品牌,稍微争点气,搞出了不错的市场销量和成绩,那么大概率不至于在2025年这个节骨眼上,火急火了仓促上马“尚界”项目。
陈虹王晓秋亲自督阵的“一号工程”不够争气
智己是上汽的“亲儿子”没错,但几年实战下来从陈虹到王晓秋,再到如今大刀阔斧带领上汽转型的年轻总裁贾健旭,都已经看的足够的清楚:
亲儿子本事不大心不天高,过去靠不上,接下来可预见的三两年,大概率也很难扭转乾坤逆势雄起。
靠着上汽及股东们持续输血,智己品牌一时半会死肯定是死不了(不会像飞凡那样惨败收场并入荣威),但不温不火的销量+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智己品牌的市场前景着实很难叫人有信心和看好。
不管台面上的联席CEO刘涛怎么尬吹和自嗨,也不管台子后真正的CEO蒋峻如何低调蛰伏,智己汽车过去四年,耗费了上百亿的资金和无数人力物力资源,车型产品累计也投向市场有四款之多,但没有一款真正的走量和爆单产品!
连续几年销量目标成泡影,今年继续放卫星的10万辆小目标,以及刘涛强调的年底实现单月扭亏为盈,目前来看挑战巨大大概率又要沦为放空炮。
这种情况下,以贾健旭为首的新一届年轻领导班子,决定壮士断腕放下面子和尊严、甚至不惜喊出要“跪着”做人虚心向华为等造车新势力学习,实属无奈!
这几年冲在前台挡子弹的联席CEO刘涛
对了,按照余承东的说法,尚界首款车型定位20万级,不管是轿车还是SUV,华为赋能爆单了之后,肯定会对智己品牌目前的销量支柱L6、LS6两款“6系”入门产品,产生不小的冲击。
试想,尚界品牌背后同时有上汽+华为赋能,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以及产品的设计审美、功能定义、配置体验等,大概率会相较智己品牌有一定优势;
再加上定价上还比智己要亲民实惠,那么太多消费者会直接闭眼选尚界。
真到那时,智己品牌的日子无疑会雪上加霜,往上品牌力一直没立起来,往下又遭遇尚界背刺,所谓的上汽一号工程真就要“名存实亡”令人叹息了。
最后补充一句,上汽集团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集团核心高管薪酬表里面,副总裁级别的高管,智己汽车CEO蒋峻以84.34万的年薪垫底!
不及同为副总裁的吴冰128.45万,也不及贾健旭的141.56万,更不及超过两百万的周郎辉、蓝青松、卫勇等副总裁。
智己CEO蒋副总裁薪资垫底
照此趋势,智己品牌业绩再继续拉胯下去的话,蒋副总裁今年的薪资待遇或许还要继续创新低和垫底了。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