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2025年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中国市场销量跌至五年来最低点;另一方面,纯电车型销量逆势增长32.4%,欧洲市场表现尤为亮眼。这份财报,或许不仅揭示了传统豪华车巨头面临的挑战,也凸显了其在电动化转型中的韧性。
营收、利润等承压,可能与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量下滑有关?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宝马总营收为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低于预估的351.4亿欧元,
至于净利润则为21.73亿欧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6.4%,降幅接近三成。值得注意的是,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8.8%降至6.9%。
显然,单纯从宝马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宝马在营收、净利润以及汽车业务息前利润率都承受了一定的压力。
宝马Q1业绩公布
应该说,之所以如此,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当然,具体原因,以官方信息为准。一方面、中国市场销量承压。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宝马在华销量为155195台,同比下降17.2%,创2020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中国本土品牌如比亚迪在电动化领域的强势崛起,正蚕食传统豪华车市场份额,而宝马经销商网络与消费者情绪的调整可能仍需时间。
另一方面、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加剧了利润压力。 此前,宝马CEO奥利弗·齐普策(Oliver Zipse)已预警,美国关税政策或使公司今年成本增加约10亿欧元。
宝马电动化逆袭?欧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整体业绩承压,但是2025年第一季度,宝马在电动化领域的表现可以说是比较强势的。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其纯电车型全球交付量达10.95万辆,同比增长32.4%,占总交付量的18.7%;若计入插电混动车型,电动化产品占比提升至26.9%。
其中,欧洲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纯电销量飙升64.2%,MINI新车型与BMW iX1、i4等产品成为增长引擎。
应该说,这一增长背后,既有宝马“技术开放战略”的成效,可能也暗含市场情绪方面的微妙变化。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受挫。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消费者可能转向传统豪华品牌电动车。
宝马抓住这一窗口期,加速推出基于“新世代”(NEUE KLASSE)平台的电动车型,并计划将X5、X7等重磅车型电动化,进一步巩固技术领先形象。
宝马i5
MINI上涨、宝马、劳斯莱斯下滑,宝马旗下品牌表现有所差异
具体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宝马旗下品牌表现有较大的差异。其中,MINI凭借新电动车型实现4.1%的销量增长,而劳斯莱斯交付量下滑9.4%,宝马品牌则下滑2%。
区域市场亦呈现“西升东降”格局——欧洲和美国市场分别增长6.2%与4.0%,但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疲软则可能拖累全球业绩。
这是否会使宝马重新评估资源配置,例如加大对欧洲电动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调整在华营销策略以应对本土竞争,值得观察。
宝马
尽管短期承压,但是宝马全年业绩预期,让人可圈可点。其预计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保持在5%-7%,并计划通过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对冲风险。
其战略重心清晰可见:一是押注电动化,计划年内达成累计150万辆纯电车型销量;二是强化数字化与AI技术,提升生产与供应链韧性。
当然,毋庸讳言的是,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或许仍是变量。若关税争端持续,宝马或需进一步调整全球生产布局;而中国市场的复苏速度,也对其能否在电动化赛道上保持领先,或许有重要的影响。
宝马X5
宝马第一季度的财报,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与全球化双重转型中所遭遇的挑战:既要应对新兴市场的激烈竞争,又需在技术变革中保持创新节奏。
不过,2025年第一季度,其电动化成果或许彰显了:豪华品牌仍可凭借技术积淀与市场敏锐度突围;
当然,如何在动荡的全球贸易环境中权衡风险与机遇,将是宝马乃至整个行业未来数年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此,我们希望宝马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为优秀的产品和良好的体验,获得更好的市场销量以及业绩。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数据,来源于宝马官方公布的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数据为准。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