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5月8日,一场以《双擎新动力 引领新变革》为主题的中国皮卡消费趋势研讨沙龙在北京召开。
吉利雷达CEO凌世权从市场趋势与技术探索两大维度,探讨了当下智电化时代,新能源皮卡这一细分领域,该如何重塑产品价值,并且在这场转型浪潮中,抓住机遇。
事实上,在很长时间以来,皮卡在中国国内的汽车市场都是边缘品类。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皮卡销量为51.6万辆,按照去年3143.6万辆的总销量,市占率不足2%,作为对比,美国则高达20%。
而且,当乘用车新能源车渗透率一度超过50%、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超过20%之时,皮卡市场的新能源化率却不足5%。
不过,在这一份“冷淡”的数据背后,却与另一组数据与其形成巨大反差,揭示皮卡市场即将发生一场重大变革。
同比增长超两百,新能源皮卡将大有可为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皮卡电动化现在在商用车领域尤其在卡车领域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新能源皮卡化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0%,3月份增长220%,这一增速不仅远超传统燃油皮卡,同时也远超整个新能源市场大盘。
这种数据结构的深层差异化正凸显出,新能源皮卡领域当前蕴含着巨大发展空间和商业机遇。简单点来说就是:新能源皮卡市场是一个“大蓝海”,有广阔的前(钱)景。
一方面,在中国汽车产业全面转向新能源赛道的结构性变革中,乘用车市场已完成新能源化的重构,而商用车领域亦迎来电动化进程的加速迭代。那么,借助新能源转型的势能,皮卡市场销量必然会引发一波增长,而目前市场销量的增长已经提前做出证明。
另一方面,皮卡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也在发生变化,它正在从原来的工具性用车向生活用车转变。换言之,皮卡将切入更庞大的乘用车市场,以此扩大市场增长的前景。
上述这两种因素叠加起来,将从供应端和需求端同时改变皮卡市场的结构,为皮卡车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雷达为例,借助新能源转型这一风口,这家仅仅从成立两年的皮卡,却获得了惊人的销量增长。
“去年12月份我们推出金刚之后,在1、2月实现了销量翻番,3月份中国国内上险量做到了1200多,预估4月份做到1100台。”凌世权介绍道,自2022年10月推出首款产品以来,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吉利雷达实现了销量跻身皮卡市场全品类前五的好成绩。
而崔东树进一步补充,在今年3-4月,吉利雷达销量连续破千,市占率超60%。意味着,在新能源皮卡尚处于认知普及的初期阶段,雷达就已经成为了这一细分领域的首选品牌,并成功建立了一种买新能源皮卡就选吉利雷达的消费惯性。
在中国皮卡市场尚未形成成熟消费文化的背景下,仅用两年时间,吉利雷达就能获得如此成绩,这也让不禁好奇,吉利雷达究竟有何后发至上的“方法论”?
把价格打下去,要做全球性价比最高
在论坛上,凌世权表示:“(吉利)在海外把插混带出去,一定会做到全球最具备性价比的产品,技术做到最强。”
吉利雷达能够快速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极其诚意的价格策略,率先打开了皮卡的“电比油低”。而且,根据凌世权的说法,吉利雷达不仅在国内卷,还要把价格卷出国外。
在吉利雷达之前,大多数新能源皮卡的价格都在二十万级,对比同级油车皮卡,价格直接高出大几万甚至是十万左右。
要知道,皮卡本身定位主要生产工具为主,商用性质的工具类皮卡占据了我国皮卡市场的85%份额。而这类皮卡消费者更加关注成本和经济性,考虑投入的产出比,所以价格可以说是买车的第一要素。
换言之,目前皮卡价格普遍在20万级,在售价上让消费者“无从上手”。
而新能源皮卡价格之所以比油车高很多,此前接受电驹小编采访的时候,凌世权解释道:“由于皮卡市场相对小众,生产规模有限,导致成本难以降低,进而影响了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在皮卡上的应用。”
对此,凌世权认为:如果原来用户花12万买皮卡就能解决需求,那么到了现在新能源皮卡,就不能用18万去解决,还是要做到12万”。也就是说,只有做到油电同价,新能源皮卡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
总之,想要提高皮卡的新能源渗透率,关键就是把价格打下来。而去年上市的雷达金刚,价格只要9.98万,对比同级油车皮卡还要低,率先开启了皮卡市场的“电比油低”。
雷达为何能做到新能源皮卡的“电比油低”,电驹小编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背靠吉利庞大体系实力。
一是吉利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强大研发技术资源,吉利雷达根据新能源皮卡的产品特性进行调教,基本上拿来就能用。二是背靠吉利供应商体系,在产品成本上也要比同级新能源皮卡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总之,背靠吉利,雷达的成本控制能力要比目前很多提效较小的商用车车企更有优势。
事实上,回顾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称霸之路,就是凭借强大的新能源技术和庞大的全产业链实力,从“油电同价”做到“电比油低”,最终成为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当之无愧的一哥。
现在,吉利雷达复刻比亚迪的成功学,如果吉利雷达能实现“电比油低”,那么吉利雷达就是整个皮卡市场的“一哥”。
从商用化到乘用化,重塑皮卡产品价值形态
除了价格贵之外,用车成本高,舒适体验不足等等,都是传统皮卡无法与家用车市场对齐,打开乘用车市场的主要原因。
就拿油耗成本来说,作为生产工具,本身庞大的体积和重量,导致其油耗就很难低下去。但是,借助新能源的优势,这一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以吉利雷达金刚为例,其续航里程覆盖了310km到605km的各个区间,能够覆盖不同用户的核心需求。在家充桩的充电环境下,雷达金刚每公里的电费负担低至0.05元,而即使是快充桩,也只要1块多,加满一次电也就几十块钱。对比动辄加满一次油就要大几百的传统皮卡来说,要省的太多。
而且,在混动皮卡方面,吉利雷达也有出色的优势。凌世权信心满满向我们介绍:“我们的超级电混皮卡续航超1000公里,综合油耗更低,比传统皮卡节油21%。”
另外,在讨论到新能源皮卡的路线时,凌世权坦言:从终极技术选择,吉利雷达选择的是纯电,而且雷达一开始就是选择纯电。
但是,应对一些偏远地区补能设施差的缺点,吉利雷达坚持“双擎战略”——纯电为主,插混为辅。因此,凌世权认为,吉利雷达发布插混系统不是偶然决定,而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切实需求。
“传统的皮卡开起来是货车,操控、安全和舒适感都是。”用车体验同样是传统皮卡多痛点,在凌世权看来,过去皮卡是归货车的,从厂家的研发、技术标准、国家监控测试标准、管理标准都是按货车来的,所以不管是座舱舒适性,还是底盘舒适性,都无法与乘用车相媲美。
但是,到了新能源时代,在新技术和新需求的支撑下,一切都开始发生改变了。凌世权举个形象的例子说明:以前建一栋楼,都是木头结构,那力学防火各方面是按照木头的标准去设计的。但是现在混凝土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在新能源时代,无论是国家的监控要求、测试标准要求,以及技术要求都要按照新的标准。
换言之,随着宜家宜商的需求越来越高,新能源皮卡必须向乘用化转型,重塑油耗、舒适性,操控,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产品价值形态。正如凌世权所说,“用起来是皮卡,开起来是SUV,跟传统的皮卡不一样。”
技术端破局,才能支撑新能源皮卡升维
皮卡为什么受限?因为皮卡本身的产品技术没有达到乘用车的要求。”在凌世权看来,传统皮卡加速慢、制动不足等多方面问题均有解决方案。
而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能源皮卡要实现乘用化的产品体验,背后需要一场技术革命的破局,方能实现对产品的重塑改造。
例如,当下吉利雷达在制动范围上已经做到了与轿车、SUV等大众乘用车同级的38米,产品技术安全方面做到与乘用车完全相同,这将成为皮卡行业未来在政策上争取与乘用车平权最有利的实力证明
“ 一旦全国其他厂家的皮卡也做到了乘用车的安全技术条件,国家自然在政策就会放开。因此我从不相信是因为政策影响了皮卡产业,而是我们做好了以后市场自然就会起来。”凌世权表示。
此外,在核心的动力领域,吉利雷达拥有国内首个原生纯电皮卡M.A.P雷达瀚海平台,不仅有纯电动力,在今年上海车展,还推出了PHEV超级电混家族,搭载雷神EM超级电混系统。
针对西北、内蒙等路程较长、补能设施尚未完善的北方市场,超级电混皮卡的出现是“必选项”。
这一插混系统沿用了明星车型领克08的EM-P动力架构,搭载全球首发的3DHT构型电混系统,实现“一档扭矩保障、中档平稳、三档高速油耗优化”的性能表现。
之所以选择3DHT的动力系统方案,凌世权告诉电驹小编,吉利雷达为此做了充分的思考和调研:“我们P1、P3、P4,P1专门发电,P3可以参与驱动。如果做4DHT,是P2、P4,在发电时不能驱动,而我们知道皮卡非常需要这个动力,插混非常需要动力,所以最终选择了这个方案。”
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副秘书长谷国全提到的,“皮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来自复杂场景下的耐用性挑战,这对新能源皮卡的核心动力系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吉利雷达已经在纯电领域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接下来借助市场大火的混动赛道,不仅将满足用户更多元化的动力需求,同时也将一步帮助吉利雷达加速抢占混动皮卡市场的先机。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