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夹手、冬天被冻住、发生事故不解锁弹出,尽管隐藏式门把手有着这诸多“罪状”,但它还是让很多车企趋之若鹜。
事实上,1954年推出的奔驰300SL就用上了隐藏式门把手,后因成本等问题并没有大规模普及。直到新能源时代来临,在特斯拉的带动下,绝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都入了隐藏式门把手的坑。
原因无他,一是帅。
相比传统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关上时,会与整个车身更好地融为一体,观感更佳。此外解锁时的自动弹出,又将提供所谓的高级感和仪式感。
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续航表现。
根据测算,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可降低一定的风阻系数,体现到续航上大约有不到10公里。这还只是理论值,实际可能只有寥寥几公里。就是为了压榨这一点点续航,多数车企选择将隐藏式门把手装上了车。
为了帅也好,为了续航也罢,这些都能够理解,你可以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但设计不应脱离最基础的实用与安全。你可以追求帅气和新颖,但要满足基础的前提。
门把手是干什么的?是开门的。因而首先你得能保证它无论遇到冰雪还是意外碰撞等情况下,都能正常发挥效用把门给打开,其他的都是其次。一个门把手开不了门叫啥门把手。
中国幅员辽阔,车辆的各项功能在各种极端天气温度场景的使用状况都应考虑到。有些车企还要进军海外市场,更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状况。况且,这也本应是新车测试的必备考核之一。在新能源汽车一片火热的背后,门把手会被冻住打不开无疑显得十分滑稽与可笑。
更重要的还是安全。在遇到事故时,门把手不能正常解锁弹出,将给外部救援带来很大困难。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可能爆燃的这个巨大隐患面前,及时的开门救援逃生就显得至关重要。
隐藏式门把手弹出的控制需要用电来控制,用电子线束传输,而碰撞事故很容易造成相关电气系统失效,隐藏式门把手就会随之瘫痪,进而致乘客于危险之中。
考虑到门把手的这番重要性以及诸多惨痛的前车之鉴,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司日前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其中明确指出,近年来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但也在市场应用中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诸多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
来到这一步,就意味着距离针对汽车门把手的强制标准出台不会太远了,隐藏式门把手的乱象或将得到整治。
说起来,目前其实已经有一些车企意识到了隐藏式门把手的弊病,并做出一些改善措施。比如说增加门把手的破冰功能、增加一块备用小电池作为开门的冗余等等。
平心而论,消费者是乐于见到隐藏式门把手这种帅气好看的设计的,但帅气好看的前提一定是,好用。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