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对于普遍处在低谷的合资车企而言,摆脱颓势的普遍共识是两方面:一是结合本地化供应链打造更有竞争力新能源车型;二是打通出口通路,将国内生产车型销往海外。而出口无疑是见效更快的方式,并且已经有不少合资车企尝到甜头。
就在上周,东风汽车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NCIC)签署协议,共同成立一家注册资本10亿元的合资公司,其中东风注资4亿占股40%,日产中国注资6亿控股60%。
专门成立一家新合资专做出口,这背后还是有很多考量。现如今日产汽车正在经历近二十年来最严峻的考验,甚至请求经销商接受延迟付款,可想而知日产每一笔新投资都需要经过仔细考量。所以新合资公司出口业务将成为日产背水一战的关键棋子。
出口破局:为何成立独立合资公司?
新合资公司定位明确:负责向海外市场出口整车、零部件及相关配件。这一举措并非临时起意,而是2023年东风有限发布的“启DNA+”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出口业务对日产具有多重战略价值。一方面,可以直接盘活闲置产能。根据之前日产发布相关信息,东风日产计划从2025年启动出口业务,第一步目标设定为年出口10万辆,其中包含四款日产品牌新能源车型。
另一方面,合资公司可以发挥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成本优势。鉴于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日产在国内生产车型可以帮助补充并丰富日产全球产品线。
虽然合资车企纷纷从事出口业务,把中国工厂打造成出口全球新生产基地,但是像日产这样专门成立新合资公司确实不常见。这背后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此次新公司股比方面。
“汽扯扒谈”注意到东风集团与NCIC之前共同投资的汽车公司主要有两家,一个是东风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还有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其中东风集团持股50%,NCIC和雷诺各持股25%。
所以此次新公司在股权结构上,日产持有60%的控股权,表明其在合资公司中的主导地位。东风则凭借40%的股权,获得参与全球业务拓展的机会。这种设计平衡了双方的利益诉求。
双车开路,新能源出口没赶上好时候?
新合资公司的新能源产品路线图已经清晰,有消息称郑州日产生产的Frontier Pro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和东风日产N7纯电动轿车将有望成为首批出口的主力车型。
Frontier Pro PHEV是日产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由郑州日产中日研发团队共同打造。该车搭载的插电混动系统可输出高达800牛·米的扭矩,瞄准露营、越野等高端消费场景。东风日产N7则被定位为“最家”纯电轿车,在日本市场被视为缓解日产电动车产品不足的重要解决方案。
在市场布局上,新合资公司将避开贸易壁垒较高的欧美市场,重点瞄准东南亚、南美、非洲及中东市场。日产计划依托其全球经销商网络优势,在一年内将这些中国研发生产的车型推向全球。
虽然愿景美好,但新合资公司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全球电动车需求增长放缓已成为行业共识,多国削减电动车补贴政策,对日产出口计划构成直接威胁。更何况现在日产国内销售新能源车型本身产能就很成问题。现在东风日产N7就因为提车周期过长,明显产能在爬坡过程中,短时间内很难有“余力”供给海外市场。
在时间窗口上,日产的动作明显慢于竞争对手。悦达起亚早在2018年就。启动出口业务,至2024年已实现年出口量近50%的占比。长安马自达去年出口业务也有效带动销量增长。与这些合资相比,日产的出口业务推进速度明显落后。
新合资公司的成败将取决于多个变量,日产现在也是在跟时间赛跑,尽管第一阶段10万辆年度出口目标很难如期达成,但是日产需在加快推动N7和Frontier Pro PHEV出口进度同时,同步准备其他新能源车型出口“备选”方案。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