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图片来源:度哥
日前,理想汽车(2015.HK)公告2025年6月交付量。其交付新车36279辆,同比下降24.06%,环比下降11.2%。从整个上半年来看,理想汽车维持增长,累计交付20.38万辆,同比增长7.9%。
值得一提的是,5月有媒体报道,理想汽车内部将今年全年排产目标调整至64万辆,其中增程L系列目标52万辆、纯电产品(包含MEGA)目标12万辆。此前,理想汽车的销量目标是70万辆,其中纯电i系列5万辆,增程L系列至少56万辆。
由此计算,理想汽车目前仅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的31.86%左右。在上半年,理想汽车推出了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下半年,理想汽车的纯电SUV理想i8、理想i6将上市发布。理想汽车能否凭借这些车型完成既定的年度销量目标呢?
1
月均销量不足5万●
6月27日下午,理想汽车发布公告更新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展望。公司现预计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约10.8万辆汽车,其此前发布的交付量展望为12.3万至12.8万辆。
理想汽车表示,该调整体现了公司为长远发展而升级销售体系所带来的短暂影响。公司有信心,在理想i8上市前完成组织升级的工作,以更好的组织能力迎接新的产品周期。
同一时间,理想汽车发布全新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原“研发与供应群组”和“销售与服务群组”整合并入新成立的“智能汽车群组”,对理想汽车智能汽车业务的战略到经营闭环负责;总裁马东辉将担任智能汽车群组的负责人,向董事长兼CEO李想汇报。李想仍将负责汽车业务相关的产品线、产品部、品牌、战略等团队,并将更多精力投入AI领域。
李想表示:“为了承接理想汽车迈入千亿规模后对组织能力的新需求,支撑智能汽车业务从战略制定到执行落地,我们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了相应调整。智能汽车群组成立后,将通过研发、供应、销售、服务的端到端经营与深度协同,更有力地支撑面向用户的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与经营闭环,为理想汽车构筑面向下一个阶段的领先优势。”
从下调交付展望到发布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背后,理想汽车正面临交付量增速的放缓。2023年,理想汽车交付37.6万辆,同比增长182.2%;2024年交付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20.38万辆,同比增长7.9%。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理想汽车管理层曾表示,“在焕新版车型上市以后,销量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并且呈现健康增长的趋势。目前,每周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万台。在五月份,截止到目前,在20万元以上NEV(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我们已经达到了14.7%。我们很有信心焕新版车型的销量将很快回到月销5万台的水平。”
2025年4月和5月,理想汽车相继发布了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在第一季度财报中,理想汽车表示在此次产品阵容焕新后,全系配备理想AD Max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将升级到性能更强的英伟达Thor-U芯片,配备理想AD Pro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也将升级到地平线J6M芯片并增配激光雷达。
从2025年单月交付来看,理想汽车尚未回归月销5万的水平,甚至仅有5月交付量突破4万辆。1月-6月,理想汽车分别交付2.99万辆、2.63万辆、3.67万辆、3.39万辆、4.09万辆、3.63万辆。焕新车型对交付量的提升作用还未明显展现。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12月,理想汽车便交付了5.85万辆。
从目前的销量走势来看,理想汽车要回到月销5万台的水平,还需要更多车型的助力。
2
业绩增速放缓●
交付量增速放缓,理想汽车的业绩也难免受到影响。2023年-2024年,理想汽车的收入分别为1238.51亿元、144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3.5%、16.6%;2023年净利润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为118.09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减少31.9%至80.45亿元。
2024年净利润下滑一方面是成本提升。理想汽车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9.1%至1148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22.2%下降至2024年的20.5%;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6%至111亿元;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5.2%至122亿元,受以上影响,理想汽车的经营利润同比减少5.2%至70亿元。
另一方面,理想汽车的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金额同比减少12.6%至18亿元;所得税费用为13亿元,而2023年所得税收益14亿元,主要由于转回若干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准备,2023年录得非现金性质所得税收益人民币20亿元。叠加经营利润下滑,理想汽车的净利润出现了31.9%的下滑。
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的业绩下滑更为明显——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9.4%。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均仅剩个位数。
而在业绩增速放缓背后,理想汽车正在降本增效。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3%至206亿元。营业费用同比减少14%至50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7.5%至25亿元;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5%至25亿元。
彼时,理想汽车管理层给出的第二季度预期目标为,季度交付量为12.3万辆至12.8万辆,同比增长13.3%至17.9%;季度营收达到325亿元至338亿元,同比增长2.5%至6.7%。
在降本后,理想汽车仍需要寻找更多的途径来提高收入与净利润增速。
3
“内卷”产品布局●
从上半年的销售体量来说,理想汽车仍在头部新势力阵营,但仅看增速,理想汽车不及零跑、小鹏亮眼。
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交付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68%;理想汽车交付20.38万辆,同比增长7.9%;小鹏汽车交付19.72万辆,同比增长279%;蔚来汽车交付11.42万辆,同比增长30.6%。
在销量增长背后,各大新势力都在丰富产品阵营。零跑构建了A、B、C、D四大系列的产品矩阵,各自对应6万-10万元、10万-15万元、15万-20万元、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其中D系列首款车型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进一步完善零跑在30万级高端市场的布局。
目前,理想汽车在售产品为增程式SUV以及纯电MPV,其纯电SUV车型将在2025年下半年上市——理想i8将于7月正式发布;理想i6将于9月发布。李想在2025年第一季度电话会议上表示,当现有的SUV车型,包括增程式SUV和纯电SUV以及其他相关车型全部交付后,达到3000亿元的年营收规模,且产品覆盖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根据真实的市场需求,推出价格更合适的MPV和轿车产品。
作为对比,理想汽车2024年的年营收规模为1444.6亿元,还不足3000亿元的一半,显然理想汽车要推出轿车车型可能还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以往主打纯电的小鹏汽车也开始布局增程车型。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至少规划了5款增程车型,包含轿车与SUV。其首款增程车型G01也在近期曝光。同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到2026年底,小鹏汽车将全面覆盖10万至50万的价格区间,推出从紧凑型车到大型车的完整产品线。
蔚来在蔚来主品牌外,推出了乐道、萤火虫子品牌,主品牌主打高端市场,乐道定位20万-30万元的主流家庭市场,萤火虫则定位精品小车。但近段时间,蔚来的三大品牌又深度整合。
而另一端的小米汽车在仅靠轿车车型小米SU7,在2025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超15万辆的销售成绩;6月底,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上市,小米汽车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突破24万台。
鸿蒙智行目前凭借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完成了高端SUV、智能轿跑、高端商务以及超豪华的产品布局。与上汽合作的尚界,定位15万元-25万元的市场,首款车型计划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势力们都在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如布局增程+纯电的双线发展,拓展车型种类,以及覆盖更多价位段,以获得更多增量。对理想来说,其作为最早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有着一定的市场优势。但随着交付量增速的放缓,其业绩增速也受到影响,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增速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丨卫河
来源丨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