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6 月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长 18.1%,突破 208 万辆。今年上半年整体销量增长 10.8%,达 1090 万辆。包括出口在内的全部新车销量增长 11%,为 1565 万辆。预计今年全年销量将增长 4.7%,接近 3300 万辆。
比亚迪上半年交付量达 214 万辆,同比增长 33%。上海汽车集团交付 205 万辆,成为第二家年销量突破 200 万辆的中国汽车制造商。第一汽车集团增长 6.1%,交付 157 万辆;长安汽车交付 136 万辆;奇瑞汽车交付 126 万辆;吉利控股集团交付 141 万辆。吉利汽车已将 2025 年全年销售目标从 271 万辆上调至 300 万辆。
小鹏 6 月交付 34611 辆,连续 8 个月实现月销超 3 万辆。通用汽车与中国合资企业 2025 年第二季度交付量超 44.7 万辆,创下 4 年来最大的季度销量增幅。
如今中国汽车产业看似势头正盛,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增长和供应过剩这两个消息并存。综合来看,这可以概括为当前的降价现象。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审视仍在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有企业接连破产关闭工厂。
分析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市场虽然销量急剧增长,但小型企业却接连破产,其背后是未能实现规模经济,导致盈利能力恶化。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过度竞争和激烈的价格战展开,生产规模小的企业正处于生存的十字路口。
两极分化加剧,只有头部企业盈利
综合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的盈利数据来看,除部分头部企业外,大多数企业要么长期亏损,要么无法摆脱低利润率的困境。尽管整体销量在增长,但由于未能实现 “规模经济”,无法抵消固定成本负担,这是结构性问题导致的。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