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捷尼赛思再次引发外界关注。有消息称,捷尼赛思中国CEO朱江已于6月底离职。从去年8月正式任命到离职,朱江在捷尼赛思的任职周期仅10个月。
至于朱江的离职原因和去向,暂时还不清楚。而捷尼赛思中国CEO一职,已由韩国人接棒。对于此事,截至发稿,捷尼赛思还未做出回复。
这是捷尼赛思自从2021年再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五年时间第四次换帅。第一任是捷尼赛思中国CEO德国人何睿思;第二任是韩国人李哲(Wells Lee),从2023年10月上任到2024年7月卸任,仅9个月时间。
面对在中国市场惨淡的销量,捷尼赛思第三次直接选择启用中国人担任一把手。朱江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曾先后在宝马、MINI、雷克萨斯、蔚来、福特、集度等车企担任中国区域的高管,因此,朱江也被视为捷尼赛思在中国的“救火队长”。
频繁地更换一把手背后,是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的艰难处境。捷尼赛思在2008年和2014年,分别以“劳恩斯”和“捷恩斯”之名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两次进华都以失败告终。而同期,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经过多年深耕市场,早已经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在2021年,捷尼赛思第三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不过,经过近5年发展,其始终未能突破“小众豪华品牌”的桎梏,在品牌历史积淀和用户认知存在天然劣势。
目前,捷尼赛思在中国共有G70、GV70、G80、G90等6款车型售。乘用车销量查询显示,2022年-2024年,捷尼赛思在中国销量分别为1457辆、1564辆、1353辆,三年累计销量仅4374辆。不要说BBA,这一销量甚至不及理想等自主高端品牌的月销量的零头。当然,捷尼赛思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性能和造型设计。
由于销量不佳,捷尼赛思在中国还面临着亏损。在2023年,捷尼赛思在中国亏损达到12亿元;过去三年累计亏损高超30亿元,平均单车营销费用高达7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中已经出现了捷尼赛思是否会再次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
在此前3月捷尼赛思2025年战略沟通会上,朱江还曾表示,捷尼赛思将改变全进口模式,正式启动本土化生产和研发,并计划在三到五年内实现新能源车的国产化。在当时,朱江否认了捷尼赛思因市场表现不佳可能退出中国的传言。不过,时至今日,捷尼赛思国产还没有最新的消息传出。如今,朱江已经离职,捷尼赛思的国产化是否还有可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伴随着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崛起,豪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像BBA这样的传统头部豪华品牌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更不要说捷尼赛思这样的边缘豪华品牌了。朱江的离职,也让捷尼赛思退出中国市场的声音再起。外界分析认为,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品牌声量太小,电动化产品也不占优势,不如及时止损,直接退出中国市场。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