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据外媒报道,保时捷CEO奥博穆(Oliver Blume)在近日给全体员工的一封内部信中表示,该公司将启动第二轮结构调整方案,进行艰难的成本削减。
“形势依然严峻,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因此保时捷必须灵活且迅速地应对变化”,奥博穆在给员工的信中写道,“在2025年下半年,我们将和员工代表将协商第二个结构方案,以确保公司的长期业绩”。
销量疲软,盈利下滑,保时捷裁员降本
事实上,早在今年的3月,保时捷宣布在2029年前裁减3900个岗位,其中约1900个岗位将通过自然流动、限制招聘和自愿协议来削减。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谈判旨在通过进一步削减成本,帮助保时捷应对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以及美国关税不断上涨所带来的损失。
电驹小编查阅数据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保时捷的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滑6%至146,391辆。
其中,北美地区的交付量同比增长10%至43,577辆,不过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产品供应增加以及今年上半年因进口关税上调而实施的价格保护政策;
在德国本土市场,保时捷的销量同比大降23%至15,973辆;
在中国市场,保时捷向客户交付了21,302辆汽车,同比大跌28%。
奥博穆表示:“这一切对我们造成的冲击都非常大,比对其他许多汽车制造商带来的影响都要大。”
保时捷方面预计,2025全年营业利润率将在6.5%至8.5%之间,而其长期战略目标是15%至17%,这种明显的落差迫使保时捷不得不通过裁员进一步削减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全球主流车企密集裁员
事实上,随着电动化的冲击,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各大主流汽车制造商持续裁员。
下面,我们梳理近一年主流车企的裁员信息:
1.大众集团
去年12 月,大众集团曾发布声明称,已就重组计划与工会达成协议,2030 年前将在德国累计裁员约 3.5 万人,并削减德国工厂产能。借助此次裁员,大众汽车预计到 2030 年每年可节省 15 亿欧元劳动力成本。
而今年 4 月底,大众集团 CFO 兼 COO 阿诺·安德里茨(Arno Antlitz)在一季度业绩会上说,自 2023 年底开始执行成本削减计划以来,大众在德国已裁撤约 7000 个岗位。
2、沃尔沃
今年4月份,沃尔沃公布了一项重组计划:将成本削减180 亿瑞典克朗(约合 136 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来自白领员工,裁撤比例为员工总数的 40%。
今年5月26日,沃尔沃汽宣布全球范围内裁员约3000人,主要集中在办公室职位,占全球办公室员工总数的15%,预计产生15亿瑞典克朗的一次性重组成本。此次裁员正是4月29日启动的180亿瑞典克朗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
3、福特
在去年11月份,福特宣布计划在欧洲裁员4000人。其中,将在德国削减2900个工作岗位,在英国削减800个工作岗位,在其他欧盟国家削减300个工作岗位。
今年5月13日,福特又宣布裁撤北美车联网软件团队350人,占该部门总人数的5%,同时终止代号为FNV4的整车电子架构研发项目(因成本超支和进度延误)。这一调整旨在优化团队配置,应对市场变化。
4、Stellantis集团
今年4月份,Stellantis集团表示,受美国进口汽车关税政策影响,决定裁撤五家位于美国工厂的900名员工,并暂停加拿大与墨西哥两家装配厂,以减少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5、路特斯
今年4月11日,路特斯宣布将在英国裁员,其总部和位于诺福克郡威蒙汉姆附近的Hethel生产工厂将裁员270人。而早在2024年11月,路特斯已裁减94个岗位。
6、日产
今年5月13日,日产公布全球重组计划,到2027财年将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中国市场产能削减50%至100万辆。
其2024财年净亏损达6709亿日元,创25年新高,此次重组计划目标是2026财年前实现正向营业利润及自由现金流。
对此,有消息称,日产甚至打算卖掉位于日本横滨的总部大楼,换回1000 亿日元(约合 50 亿元人民币)资金以支付重组相关费用。
7、通用集团
通用汽车旗下高端进口车平台道朗格中国部门于5月15日裁员约200人,补偿方案为“小N+3”(即工作年限×3.7万元+3个月基本工资),北京、西安、沈阳三地门店关闭,仅保留售后服务。通用官方回应称,此举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战略重组”。
8、蔚来
根据媒体报道,从今年3月份蔚来便开始裁员,涉及多个部门。根据李斌采访中介绍,乐道一线员工减少了40%。并且其透漏,今年下半年可能进一步裁员削减运营成本。
对于裁员一事,在日前采访中,乐道CEO沈斐表示,不叫裁员,是人员队伍的调整优化,以匹配市场变化。乐道的销量在提升,团队士气是高涨的。
对此,李斌则进一步表示:蔚来内部推进基本经营单元,做的事情都要给用户创造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就不要做。
“有同事主动或者被动的离开了公司,内部也是很不舍的,他们都很优秀,也经常收到离职同事发的信息,祝福公司早日走出低谷。”李斌说到。
9、零部件厂商
除了整车厂,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同样开启了裁员潮
去年11 月,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宣布,将在全球裁员 5500 人,其中包括在德国本土裁减 3800 个岗位。
同样去年11月,舍弗勒集团宣布,计划在欧洲裁员约4700 人并关闭两家工厂,原因是欧洲汽车业的低迷对其零部件销售造成拖累。
大陆集团方面更加夸张,根据“大陆集团十年大规模重组计划”,这家跨国零部件巨头接下来预计会裁员超 2 万人,相当于其 24.4 万员工总数的 8.1%。
为控制成本,大陆还希望在2027 年前将研发费用率降至 10% 以内——低于 2024 年的 11.8%,仍比 2022 年和 2023 年的 7% 高出不少。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