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京东在7月22日宣布,他们已经在之前一天与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此成为其在售后领域的电商合作平台;同时,京东还强调这是“比亚迪首次在售后领域与头部电商平台进行联合”。
在一般印象中,线上电商似乎和汽车售后总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后者终究牵扯到维护保养这类“实体化”程度比较高的行当,线上部分更多还是关注下单预约这类环节,不严肃点也许还可以把线上优惠券之类的算上。
不过,既然能够达成合作,就说明京东和比亚迪都认同双方在“通过线上途径为用户提供汽车售后服务”这个话题上存在共同利益。我们不妨来推想一下,在合作关系稳固之后,双方可能得到怎样的好处。
比亚迪:换个思路经营存量市场
有关国内汽车行业的内卷问题,相信各位已经看腻味了,这里就不再过多唠叨,直接上结论:对比亚迪而言,这次合作更重要的是借助京东的平台和影响力,来实现服务升级、扩展服务范围,从而达到强化品牌信任度与用户黏性的目的,在存量时代最终对长期经营带来良性影响。
对于比亚迪这种规模的车企,类似京东的电商平台,在信息获取和分析上的相对优势往往是相当诱人的——虽然这些活儿线下门店和官方App也能做,但一般而言用户“暴露”给电商平台的偏好信息会更加全面,这是京东们在车企眼中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借助这些反馈优化服务,显然是个不错的思路。
另一方面,这一合作还有一重好处:比亚迪可以借助京东强大的配送和仓库资源,以及以及在供应链数智化和仓储自动化领域沉淀的行业经验、技术能力等,来统筹和优化产前零部件、售后备件、的库存管理、订单履约以及国际物流服务等等,一定程度上也可能降低部分运营成本。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与京东的合作关系之后,比亚迪售后品牌“精诚一家”在京东这边的服务范围是全品牌的。如果服务能确保过硬,这也不失为争取路人缘的一种方法,而这对于存量市场意义深远。
京东:占位优先
对京东而言,这次合作的好处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正如他们在合作公告中提到的,这是京东首次与头部车企共建全链路售后电商化尝试,意义深远。
通过建立与比亚迪的合作,京东的线上售后服务体系实际上正在进行从通用汽配升级至主机厂直供体系的转变。一方面,这显然有利于京东对外的平台形象;另一方面,“4S店级别服务”的标签,也有助于京东吸引更多对第三方服务有疑虑的消费者,从而收获更多的客流。
另外,基于京东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反哺汽车品类运营策略,提升复购率和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从长期来看,如果愿意合作的厂商够多,基于这些数据所做的分析服务等等,也可以成为京东将来的新业务方向。
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微妙感”问题,在这种合作面前看起来似乎也有了一个可能的解:比亚迪的线下门店网络足够密集,对线上预约售后服务不熟的主顾可以更踏实些,终究也不是坏事。
事实上,这种“抢先占位”的动作,本身就已经让京东在同类服务中占到了先机。只要服务本身的质量不出问题,后来者想追平这些先发优势,恐怕并不容易。
并非没有苗头
京东将服务扩展到汽车后市场的时间点,要远比这次跟比亚迪合作早得多——哪怕是跟比亚迪,双方至少也曾在2023年3月达成战略合作,范围包括整车销售、企业服务、营销创新、用户运营等多个方向。
与此同时,京东跟其他汽车厂商的合作也不少,比较典型的就包括去年他们和东风日产(8月份)以及岚图(1月份)的牵手,其中前者可以实现“线上购买+线下专营店履约”,后者则涵盖了整车新零售、售后服务网络共建、汽车金融及海外业务等方向。
而像非用户端的汽车行业类服务,京东也一直在做——比如在供应链与物流方向,京东的服务就涵盖了入厂物流、厂内/产前物流、海外物流等等,受惠者从理想、长安这类厂商到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大众/极星供应链都有涵盖。
可以说,在“卖车、养车、用车、改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周期,京东都有些自己的小想法;而这次他们与比亚迪的合作,则是长线经营中比较重要的一步而已。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