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随着电动车(EV)市场迅速扩大,车厂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发新技术与车型,然而早就有实测显示,电动车其实更容易引发乘客的晕车感,各大车厂对这问题目前有解吗?
根据美国汽车媒体 The Auto Channel的报道,一项针对多款电动车与燃油车的实地测试发现,乘坐电动车的旅客,比起传统燃油车,晕车比例明显偏高。 原因主要来自电动车独特的动力输出与驾驶感受。 电动车扭矩输出快速且线性,起步与加速时震动较小,但这种平滑的动态特性,有时会导致乘客感知不到车辆的实际运动,进而与视觉感受产生落差,容易出现晕车症状。
此外,根据相关学术研究与业界分析,电动车底盘通常较重,因为电池组的重量分布集中于底部,使车辆重心降低,悬挂调校偏向舒适化,行驶时车身微幅晃动变化少。 这种“柔和感”虽提升了乘坐舒适度,却可能影响内耳平衡系统与视觉的同步感受,成为晕车的诱因之一。
这一发现促使多家汽车品牌开始重新思考电动车的驾乘体感设计。 部分厂商着手调整悬挂刚性和避震特性,试图在舒适与车身动态之间取得平衡。 同时,也有车厂尝试透过车内视觉环境的设计,增强乘客对车辆运动的感知,像是优化仪表板动态信息显示、增加车窗视野范围,让乘客能更准确感知车速与行进状态。 这类设计改良是基于人因工程与车辆动态设计专业报告的理念。
另一项策略是结合声音与触觉反馈,弥补电动车运动感不足的部分。 例如透过座椅震动或特定频率声响,让乘客身体得到更多运动线索,减少内外感官的不协调。 这些创新尝试在未来或将成为电动车乘坐体验的新标配。
总的来说,电动车因为动力和行驶特性不同,会让部分乘客更容易感到晕车,这提醒车厂未来造车不只是追求性能和续航力,更要重视乘坐的舒适感和人体工学设计,能让乘客感觉更自然、不晕车,也是未来消费车购买电动车的考虑因素。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