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清晨七点,城市刚从睡梦中苏醒。张先生钻进皓影混动版,指尖轻点屏幕启动通勤模式——这是他本周第五次在早高峰中体验"别人堵车我省油"的满足感。混动系统默契地切换电机与发动机,车厢内只有蓝牙音乐流淌。
这样的从容,源于皓影对城市通勤场景的深度适配。135kW综合功率让红绿灯起步永远快人半拍,41%热效率的发动机却能将油耗锁死在4.8L/百公里。当同事抱怨着日产奇骏e-POWER在低温下的动力迟滞时,张先生正通过Honda SENSING360自动泊入公司楼下仅有50cm的狭窄车位,后视镜里的传感器精准识别着柱子与流浪猫。
周末的剧本总在变。上周载着冲浪板去惠州,皓影插混版91km的纯电续航恰好覆盖市区路段,服务区充电10分钟便续上300公里航程;这周带双方父母去南澳岛,7座版第三排的独立空调让岳母直夸"比奇骏的后排凉快"。586L的后备箱装下婴儿车、钓鱼箱与岳父的紫砂壶套装,可升降地台的设计让张太太感叹:"取放行李竟比闺蜜的宝马X3还优雅。"
长途自驾时,皓影的"双面性格"愈发鲜明。沪昆高速上,ALCA变道智驾在120km/h时依然精准执行转向指令,L2级辅助驾驶系统甚至比某些新势力更早识别出前方故障车;当车队驶入云南十八弯,高刚性轻量化车身与低重心设计让弯道侧倾比丰田RAV4少30%,后排孩子安然酣睡。最妙是那套FCTW穿行先知功能,在香格里拉古镇0-16km/h缓行时,竟比张先生更早发现横穿马路的牦牛。
这些场景的完美适配,藏着本田工程师的"魔鬼细节"。为解决混动版电池侵占空间的问题,设计团队将电池包巧妙嵌入备胎位,既保持586L基础容积,又通过可升降地台实现658L的灵活拓展;为让7座版第三排不再"坐小板凳",他们重新调校悬挂系统,将后排地板做到全平,甚至为第三排乘客单独设计空调出风口。
当夕阳把车影拉长,张先生总会想起选车时的纠结。那时他对比过理想L6的彩电冰箱,也心动过问界M7的智能座舱,最终选择皓影的理由简单却深刻:"它不创造新需求,却把我真正需要的每个场景都做到了120分。"此刻,车载香氛系统正缓缓释放雪松气息,后视镜里,皓影的1500MPa热成型钢A柱在暮色中泛着金属光泽——这或许就是超75万车主共同的安全感:有些车让你看见未来,有些车让你安心抵达。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