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今年以来,华为深圳总部成了车企领导人的“热门打卡地”。
8月8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与新任总经理赵非,在履新仅11天后便专程南下,在华为深圳总部拜访了81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这场持续数小时的会面后,第二天一早就发微博的朱华荣用“视野、格局、睿智、激情”形容这位科技企业教父,并称其建议“极具针对性与指导性”,可谓给出了最高评价。
而就在40天前,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同样在此向任正非“取经”;更早的2月,小鹏汽车何小鹏也曾登门求教。三位车企掌门人争相拜访一位“不造车”的老人,他们都想从任正非那里得到怎样的答案?
朱华荣“履新”首访,任正非是最优解
履新的11天以来,朱华荣的紧迫感始终无比明显。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第三家汽车央企挂牌成立,整合117家分子公司,承载着“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使命,虽然朱华荣本身与长安汽车一样没有实质上的级别提升,但独立后所拥有的资源、主导权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与之对应的是新长安所面临的问题。在智能化赛道,长安虽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阿维塔品牌已经走到第四年,作为长安汽车高端新能源布局的重要棋子,阿维塔也是华为内部任正非、徐直军主导的HI模式“嫡系”,然而,与智选车阵营的问界相比,两者的销量和市场地位却有着很大差距。
双方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2024年,长安宣布以阿维塔名义入股引望,成为华为车BU独立后的第一个“合伙人”,目前持有引望10%股份。随后,双方宣布合作升级为HI Plus模式,华为近千名工程师已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联合开发2026年推出的首款共创车型。
而对朱华荣和长安汽车来说,此次到访的目的显然不是仅仅围绕阿维塔与合作展开,尤其是在与任正非的对话中,长安汽车一、二把手在升级央企后的首次出差显然想要寻求更多答案。
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核心逐渐转向智能化技术竞争。新长安在发布会上也明确将技术自主作为首位战略,并启动了“千亿级技术攻坚专项”,对于长安汽车来说,独立后要完成的布局将比从前更加广阔,从新能源技术、整车产业链到芯片半导体、智能驾驶与操作系统布局。
在这种前提下,华为是否与长安存在更多领域合作的可能性尚不得而知,但站在朱华荣的视角来看,此时选择与国内科技领域布局最广泛的华为掌门人对谈,本身对于未来的大方向把握也有着重要意义,“视野、格局、睿智、激情”四个形容词也从侧面证实了二者的谈话所聚焦的战略高度。
然而,造车毕竟不是修道,无法在一次点拨后就获得飞升。在这次短暂的会面过后,长安汽车未来的方向盘具体应该如何操作,答案依然只能由朱华荣及其身后的领导班子亲自书写。
焦虑中的冯兴亚,没时间谈“大局”
与朱华荣拜访任正非所着眼的高度不同,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拜访更像一场务实交易中的“加码服务”。6月30日,冯兴亚来到华为总部与任正非闭门深谈,从他所发布的微博中不难看出,此次来拜访的鲜明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华望汽车”。
这个由广汽投资15亿元打造的高端品牌,首款车型定档2026年,剑指30万元级市场,将首先推出一款SUV与一款轿车。
就在本周末,广汽集团刚刚举行了一场华望项目开发攻关动员会,冯兴亚再次高调重申华望品牌的重要性:“作为广汽与华为深化合作的关键落子,华望携‘广汽制造+华为智能’优势冲击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市场,是‘番禺行动’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比朱华荣的高屋建瓴,冯兴亚在微博中似乎更像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广告人”,为华望造势的主题贯穿始终。而这次更具目的性的拜访透露出了背后隐藏的更深的焦虑。
冯兴亚的焦虑主要源于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高端化进程,旗下昊铂品牌目前销量未见起色,与长安已经手握月销过万的阿维塔相比,目前广汽还没有一个能够在20万以上新能源市场“站住脚”的品牌,依托华为冲刺高端,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广汽目前最“孤注一掷”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不同于当前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三种模式,华望可以称得上是“第四模式”,直到目前,这种模式究竟要采用怎样的形式落地仍未完全揭晓,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模式必须拥有高于HI模式的竞争力,才有希望在自主品牌高端化窗口期已然收窄的情况下搭上末班车。
无私的任正非,务实的何小鹏
何小鹏的拜访最富戏剧性。今年2月12日,他在华为总部与任正非长谈3小时,会后当天发布微博,其中感慨任正非“无私”一词引起了广泛讨论。此前,小鹏与华为曾一度因AEB技术产生了些许摩擦,且不同于朱华荣、冯兴亚的是,小鹏本身与华为不存在战略合作关系,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智能赛道主要的竞争对手。
因此,何小鹏称赞任正非“无私”情有可原。然而,如果往前推算因果关系,也正是有了何小鹏的主动拜访,才有任正非的无私分享。
从小鹏汽车的角度来看,这层“良性竞争”的和解背后,也同样是何小鹏战略转身中的一环。自2023年邀请王凤英加盟,主导供应链改革后,何小鹏本人及小鹏汽车都明显发生了更加“务实”的转变,而小鹏汽车如今的市场表现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转变带来的有益影响。
如此一来,何小鹏会出现在任正非的会客厅中的深层动机也就不难理解,无论是从作为企业家的战略思维拓展,还是从小鹏汽车本身愈发务实与成熟的发展方向来看,与任正非的谈话于小鹏汽车来说都是富有意义的。
今年6月,小鹏汽车联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了车载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官方介绍,这是小鹏全栈自研软件与华为顶级硬件强势联动,交出的“AR-HUD 终极答卷”,将于小鹏G7首发搭载。
这虽然不是一次全局性的合作,但双方所迈出的一步很难说与任正非和何小鹏之间的那场谈话毫无关系。而二者的合作也不失为一个对外传递出的重要信号—即使身处高度相似的赛道,也能从细枝末节处达成和解和共赢,这无疑是外界所希望看到的车企竞争的终极答案。
写在最后:
在朱华荣、冯兴亚与何小鹏之后,任正非的会客厅里将迎来的下一位车企领导人会是谁,又将围绕怎样的话题展开,目前尚且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次谈话背后都有着不同的问题和答案。而在任正非的每一次建议背后,“不造车”的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也随之水涨船高。最终,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终极回答:颠覆者未必造车,甚至未必手握“方向盘”,但它一定最懂这场游戏的“终极规则”。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