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上半年Model 3的销量被小米SU7超越后,特斯拉在用自己的方式找回性价比。
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车型开卖,后置单电机最高车速200km/h,配备78.4kWh电池组,CLTC续航830公里,售价为26.95万元。总结起来就是,比后驱标准版多了 200 km 续航,加速快1秒,售价高了3.4 万元;比长续航四驱版少了1个电机,多了80 km续航,便宜1.6万元。
如果放在五年前,26.95万元的价格甚至买不到标准续航后驱版。如今特斯拉不仅把续航拉满,还给出5年0息的权益。
即便已经给出了同级最长的续航,依然有大把网友不买账,甚至质疑诚意不够。“一对比,还是长续航四驱版版最值。”不过,特斯拉并不是没算清楚这笔帐,甚至已经提前预留出了“惊喜”。
26.95万,还有降价的空间?
从Model 3整体的定价策略上看,长续航后驱和标准续航后驱的价差来到了3.4万元,除了续航和加速的差别外,两款车型都没有配置高级音响。而全轮驱动长续航除了比长续航后驱多了一个电机,还多了高级音响和麂皮内饰等,但两款车的差价仅有1.6万。在续航只差了80公里的情况下,全轮驱动长续航款显然更有性价比。
也就是说,新推出的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车型与入门版差价较大,但与全轮驱动的价格差距又太小,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为后续的降价留了空间。而这种先涨价再补贴的套路,在特斯拉上曾多次上演。
以2023年10月为例,Model Y和Model 3官宣涨价2000-14000元不等。紧接着,特斯拉又祭出一波8000元保险补贴,同时推出低息贷款优惠的操作,玩了一波“明升暗降”。
我们判断,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大概预留了1万-2万元的降价空间。此外,官方还对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的续航里程进行了升级,其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647公里(此前为623公里)。
放眼国内市场,20多万的纯电新车,如果还没有700KM的续航,已经是“另类”。这个道理,新势力懂,特斯拉也认可。除了Model 3新增的830公里续航版本,大六座SUV-Model YL也上了工信部新车目录,申报CLTC续航达751km,搭载82kWh电池。
长期霸榜之后,面对国产新能源的围攻,特斯拉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产品力的问题。最直接的竞品,小米SU7一年前就拿出了全系600公里以上续航的产品。而堆续航,对特斯拉来说,恰恰是最简单的事情。
以年初发布的焕新Model Y为例,后驱版和四驱版分别比老款多了39公里和31公里的续航,但两者电池容量都没有大的变化。特斯拉通过技术优化,而不是堆电池的方式,来实现续航的提升。这一点,从整备质量上也能看出来。就连在发布会上各种“拳打特斯拉”的雷军也承认,特斯拉在电控技术上的领先。
在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和Model YL上也是同理,两款车分别用78.4度电池跑出了830公里续航,82度电池跑出751公里;对比最近发布的纯电新车,计划月底上市的全新小鹏P7用92.2度的电池实现820公里的续航,理想i8用98度电池实现720公里的续航。
节省掉堆电池的步骤后,特斯拉在操控、能耗等方面的长板,将更大化地展现出来。再加上,特斯拉三电的可靠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正因为有技术的护城河在,特斯拉即便被外界一直吐槽“毛坯房”也依然不愁卖。这跟理想靠着一流的产品定义,蔚来靠换电体系突出重围并无本质的不同。
有多少杀伤力主要看降价和FSD?
特斯拉的护城河越挖越深,但中国市场的消费环境却在发生变化。
特斯拉在三电、轻量化、能耗等方面的优势,被国产品牌绕开,取而代之给到消费者的是,更高的配置,更低的价格,乃至性价比更高的辅助驾驶。甚至特斯拉过去引以为傲的品牌号召力,也被华为和小米破解。
过去的二季度,特斯拉出交出了近年来最惨淡季报,营收同比降幅从一季度的9%扩大至12%,创2012年来最大单季降幅。新车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下降14%。
应对消费需求不到预期,马斯克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推出价格可能在17万元内的廉价版Model Y,以及可能比Model Y长续航版贵10万的Model YL,填补Model Y和Model X之间的空白。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在进行疯狂的降本增效,在生产制造端,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说,仅2024年回收的电池材料,就足够制造21000辆Model Y后轮驱动版车型的电池。
此外,最近还被爆出,特斯拉停止自研超算芯片Dojo3,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逻辑推理芯片的研发,包括AI5和AI6,完成FSD或者自动驾驶的成本下探。不过,成本这张牌越好用,特斯拉就越难跳出降本的舒适区。
200公里的续航提升,带来了超2万元的价格上涨,26.95万的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有多少诚意,就要看消费者真金白银的反馈了。不过,如前面提到的,特斯拉已经为后续的降价留出了空间,就像*年0息的优惠政策一样,在合适的节点放出来刺激销量。
在新车推向市场的期间,中国市场正经历从L2到L3的关键时期。随着华为乾崑ADS4的推出,L3级自动驾驶商用方案进入PK阶段。智驾正在生成新的排名,头部企业与追赶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前不久沸沸扬扬的辅助驾驶测试中,特斯拉各方面的表现,让潜在消费者对FSD的好感度倍增。在社交媒体上,不同用户在使用FSD时丝滑操作的切片在网络上流传。当特斯拉在三电上的护城河被中国品牌绕开,FSD不仅是特斯拉重要的底牌,也是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关键。不过,FSD能否在中国大范围推广,主要还是要看政策和法规。在这之前,特斯拉很难跳出,卖车的舒适区:调价。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