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版图中,丰田汽车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行业巨擘。然而,当下特朗普政府所推行的汽车关税政策,宛如一场凶猛的风暴,正无情地冲击着丰田汽车,使其深陷困境。
8 月 7 日,丰田汽车公布了 2025 财年第一财季的业绩报告,受美国关税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该季度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令人咋舌的同比下跌,幅度高达 37%,降至 8413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410 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润滑坡,丰田不得不无奈地下调了全年业绩预期,预计 2025 财年的净利润降至 2.66 万亿日元,相较于之前,同比大幅下降约 44%。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丰田股价瞬间应声大跌,市场的恐慌情绪可见一斑。
深入剖析该季度丰田的财务数据,其营收为 12.25 万亿日元,从表面上看,同比增长了 3.5%,似乎有向好的趋势。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营业利润为 11661 亿日元,同比下降了 11%,营业利润率也降至 9.5%;而归母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如前文所述,同比下降 37% 至 8413 亿日元。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丰田汽车在盈利能力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美国关税政策在其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负面角色。
回顾不久前,美国与日本就关税谈判达成了协议,看似达成了某种妥协,但实际上对日本车企而言,依然压力巨大。美国对日本征收的 “对等关税” 定为 15%,同时日本需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在汽车领域,美国对自日本进口的汽车和零部件征收 15% 的关税,尽管这一税率较之前提议的 27.5% 有了大幅下调,可相较于最初的 2.5%,仍然高出了许多。这一关税的大幅提升,直接导致了丰田等日本车企的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当然,在这场关税风暴中,承受压力的并非只有丰田一家车企。从近期各大跨国车企公布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来看,整个汽车行业都遭受了重创。大众集团、梅赛德斯 - 奔驰、宝马、现代汽车、起亚、通用汽车等主流车企的净利润纷纷出现了 20% - 60% 的同比下滑。而 Stellantis 集团、日产、雷诺、福特、沃尔沃汽车等企业,更是陷入了季度或半年度的亏损泥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丰田的成绩相较于部分同行,或许还算不上最糟糕的,但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
尽管关税影响犹如乌云般笼罩着丰田,然而丰田的可怕之处在于,即便重伤失血,其单季8413亿日元净利润(约410亿人民币)仍碾压一众对手。作为对比,大众当季192亿、奔驰80亿、通用136亿人民币的利润在丰田面前相形见绌。更震撼的对比是中国13家上市乘用车企2024年净利润总和仅1226亿人民币,而丰田单财年净利润高达2323亿人民币! 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丰田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其背后强大的运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面临着关税等诸多严峻挑战,但丰田在上半年的销量却创下了 4 年以来同期的新高,并且已经连续 6 年稳居全球第一。数据显示,得益于核心市场对其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强劲需求,丰田在 2025 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到 516 万辆,同比增长 5.5%。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其在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市场的强劲销售表现。其中在中国市场,丰田上半年销量达 83.77 万辆,同比增长 6.8%。其中,一汽丰田的表现尤为突出,创下合资车企销量最大增幅,增长 16.3% 至 37.78 万辆;广汽丰田虽然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微增 0.6% 至 36.42 万辆,但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雷克萨斯也实现了 1.3% 的增长,销量达 8.56 万辆。截至 7 月中旬,丰田在中国累计销量突破 2500 万辆。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丰田在中国市场依然拥有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车叔总结
综上所述,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车企的冲击是全方位且极为严重的。长期以来,日本车企一直将美国视为核心市场,对美国市场形成了高度的依赖。然而,这种过度的 “依赖” 在关税政策的冲击下,瞬间变成了他们的软肋,使得风险被无限放大。丰田汽车作为日本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虽然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在这场风暴中暂时保持了相对优势,但未来依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如何在关税政策的持续影响下,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将是丰田以及其他日本车企未来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