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随着埃安的入股,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开始由集团战略跑步进入“实操”层面。
8月13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已审议通过《关于广汽埃安投资华望汽车的议案》,根据这一议案,其子公司广汽埃安将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完成增资后,广汽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华望100%股权。同日,华望启动覆盖全国40城的经销商招募计划,宣称将以“1+N”代理制模式布局渠道。
自今年7月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前往华为深圳总部拜访其创始人任正非以来,华望项目就迎来了紧锣密鼓的密集行动期。就在8月8日,广汽集团隆重举办了华望项目开发攻关动员会。冯兴亚再度为华望项目发文,称“华望汽车一定能取得成功。”
不难看出,广汽集团从上到下已用行动证明了华望在当下集团内部“第一优先级”的实际地位,无论从资源还是战略角度来看,广汽对华望的投入都堪称饱和级。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问题却不容忽视:在这场深度合作中,华为方面的参与度至今仍显得有些模糊。
名为华望,实为“广望”
广汽与华为合作项目被取名为“华望”,很容易让人想起华为与引望这两个均与华为100%相关的名称,而作为唯一股东的广汽却没有选择把自己的名字嵌入其中,这显然是一种“放下身段”的表态,也是现实的一种反向投射。
广汽这边对合作的期望相当迫切,这种迫切的背后是广汽对自主品牌高端化的迷茫和期待。作为广汽此前重点打造的高端品牌,昊铂在2025年7月销量依然未突破2000台,其中主力车型昊铂HT月销量为1111辆。埃安虽然仍保有2.5万的月销量成绩,但始终难以突破20万元价格天花板。
今年4月,广汽在上海车展上推出了"向往"系列,包括传祺向往M8乾崑和传祺向往S9两款高端新能源车型。这是传祺品牌下的高端新能源系列,这是另一条冲刺高端的产品线,但在传祺品牌的作用下,注定很难在市场上打开声量。
因此,一旦华望正式入市,广汽需要处理的就是三条高端线并行的局面,这也会带来资源的分配问题。目前,广汽试图通过“轻资产”模式降低风险,埃安的入股也是这一政策落地的表现之一。目前的信息显示,华望不会独立建厂,直接利用埃安现有产能,或将落在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这就省下了一大笔前期投入。
然而,在渠道层面上,该有的花销却一分不能少。由于不能使用华为自有门店和鸿蒙智行渠道,华望必须独立建设销售门店,采用“1+N”代理制,要求经销商在城市核心商圈建设2000平方米以上的用户中心,并承担售后资质。
这种资产投入的方式与其“轻资产”模式的规划相比显然已有不小的出入,而首批40城招募中,报名者以广汽系经销商为主,鸿蒙智行伙伴参与度有限,更多外来者对于华望的态度仍处于观望阶段。
华为的选择,依然是关键?
从华为角度来看,与广汽之间的这场合作显然是重要的。双方的合作打出了“并非简单的智选车模式、Huawei Inside(HI)模式或供应商模式”的全新的合作模式口号,这一独特性会引发外界的猜想和期待。
但对于华为来说,除非直接控股华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下场造车”,其余模式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彰显独特的空间,供应商、HI、HI Plus以及智选车四大模式,几乎已经穷尽了华为与车企合作深度的可能性。
目前,华为汽车业务需要处理这四种模式下多达几十家的合作伙伴需求,从优先级向下排列,与华为绑定最深的智选车“五界”仍是首选,其次不能忽略的还有已经入股引望的长安,与广汽的合作很难分出太多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余承东所代表的“流量派”目前也只为智选车业务站台,在他的微博中没有合作已久的阿维塔,未来也不太可能有华望的新车。从目前的种种事实来看,华为内部泾渭分明的两个汽车业务派系也并未因华望的“特殊性”而被打破。
而从市场层面来看,对华为来说,随着“孩子”越来越多,车型之间早已出现了重叠现象,华望所规划的30万级SUV和轿车也会与智选车内部产品出现冲突,甚至需要额外面对更多一层的“华系车”竞争。在这一前提下,时间就是金钱,越早将产品推向市场,就越能尽可能地吃到华为品牌力的这块已经被瓜分数轮的蛋糕。
因此,广汽对华望项目按下的加速和集中资源的做法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对比之下,它的速度还是不够快。与其几乎同时和华为确立合作的上汽,不仅已经“插班”加入智选车,共享四界的成熟渠道和资源,且首款新车已经进入上市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上汽通用五菱也宣布了与华为之间的进一步深度合作,相比埃安注资华望带来的可能性,上汽与华为的拓展合作已经进入落地期。有了这一参照,华为与广汽的合作难免让人更为其捏一把汗。
不过,虽然目前华为的态度还未对华望有过多倾斜,但“不同以往”的合作模式和广汽的大力投入或许仍为双方未来的可能性留下余地。在新能源淘汰赛加速的今天,广汽的“独角戏”是无奈的选项,也是达成目的唯一的选择,但不能是最终的结果。这场高端化的突围之战中,华为需要对合作伙伴投入更多。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