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皮卡产品日益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从底层技术重构产品竞争力?我们近日走进研发一线,与多位技术负责人展开对话,深入挖掘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皮卡产品,如何实现从动力、安全、底盘到智能系统的全链路创新。
六大动力路径与四电机分布式架构
面对日益多元的皮卡使用场景,单一动力结构已难以全面覆盖用户需求。研发团队系统性地布局了汽油、柴油、混动(含柴/汽油超混)、增程、纯电六大动力路线,精准适配不同使用场景。
在纯电领域,新一代分布式电驱系统成为亮点。该技术采用四轮边电机架构,单电机功率达200kW,系统总功率800kW,轮边扭矩高达14000Nm,零百加速仅需3秒左右。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团队秉持“技术普惠”理念,通过系统级成本控制,使这一高阶电驱技术不再局限于高端车型,真正走向大众消费市场。
燃油适应性同样是技术攻坚的重点。团队在实验室中自主研发试验燃油,将硫含量控制在1000PPM以内,并尝试添加动植物脂肪等多种成分,模拟全球不同地区的油品条件,确保发动机具备广泛的燃油适应性,既能使用高品质燃油,也能适应油品较差的地区。
从五星标准到真实路况的全维守护
安全性能一直是产品开发的核心追求。该车系成为中国首款获得Euro NCAP五星认证的皮卡,并在成人保护与道路弱势群体保护模块取得同类型车型最高分。研发团队透露,目前已累计完成14个五星安全级项目开发。
实车测试数据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麋鹿测试成绩达到75公里/小时,接近轿车操控水平,位居全球同级别产品榜首。这一表现得益于高强度车身结构与底盘调校的协同作用。
创新性的“星桥架构”采用“一合两纵”设计:驾驶室与货箱通过一体式车身形成整体,再借助左右各15个高强度螺栓将车身与车架刚性连接。相比传统皮卡软连接结构,新架构使车身弯曲刚度提升10倍、扭转刚度提高6倍,达到40000Nm/deg,极大提升了整车刚性及操控稳定性。
空气悬架与解耦式后独立悬架的突破
底盘系统实现了多项行业首创。该车系成为目前唯一配备空气悬架的皮卡,支持135毫米超大调节行程,并开发出10项场景功能。在高速场景下,悬架可自动降低以提升稳定性与节能表现;装载模式则能显著降低货台高度,提升使用便利性。
其后独立悬架系统采用行业首创的4.5连杆解耦式结构,兼具优于五连杆的空间效率与超强载重能力,整车最大总质量可达3.5吨。团队还专门为越野皮卡打造了智能越野融合控制技术,提供畅行、穿越、纵横三种模式,可协同动力、四驱、悬架、转向及制动系统,根据地形智能调整参数组合,提升复杂地形下的操控体验。
中央集中式架构与场景化功能创新
电子电气架构正向“1+X+N”的中央集中式演进。据介绍,“1”代表中央智能计算机,可整合多品牌、多类型外部设备,实现家居-车辆互联互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分布式架构的局限性。
针对皮卡特殊使用场景,团队开发出多项场景化智能功能。拖挂辅助系统通过200万像素高清环视摄像头和专用算法,解决倒车时视野盲区与操作反直觉的痛点;智能生态平台则支持与农业无人机联动,实现在车内大屏监控作业进程、控制飞行航线和喷洒操作。
8.8英寸数字仪表与15.6英寸中控屏共同构成交互核心,支撑包括货舱哨兵模式、货舱称重、无人机协同等在内的全场景智能生态,重新定义“皮卡不止于车”的产品内涵。
结语
从动力、安全到底盘、智能,这款皮卡展现出系统级、全栈自研的技术布局。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技术团队正用扎实的“里子”,撑起产品的“面子”,展现出从单一工具车定位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突围决心。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