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M817的推出标志着东风猛士正式从“高端小众”走向“主流大众”,为行业开辟“智能越野”新赛道。
文 / 张敏
日前以“一起撒野”为主题的猛士M817上市发布会在成都落幕。
在发布会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提到:“真正的猛士,是敢于突破边界的人。”而猛士M817正是这样一款“突破边界”的车型——它以军工品质延续越野硬核基因,以智能科技打破“越野=不智能”的场景边界,更以30万级定价打破“越野=高端小众”的市场边界,让“撒野”从“少数人专属”变成普通人可及的生活体验。
这款由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豪华智能越野SUV”,以“五全实力”(全感豪华、全栈华为、全域通达、全维安全、全能拓展)颠覆了市场对越野车型的传统认知。发布会后,东风集团、华为车BU、东风猛士高层与媒体进行了深度沟通,将品牌向主流市场突破的战略、核心技术亮点及明确的市场野心,清晰地展现在公众视野中。
品牌进阶,主流破局
作为东风集团旗下的豪华越野品牌,猛士自2003年创立起,就烙印着“无畏·征服”的精神基因。从早期深耕军用越野的硬核底蕴,到2020年坚定转向电动化赛道,猛士用17年时间打磨出开山之作猛士917,成功锁定6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更以198万元改装版等产品树立起豪华越野标杆。
在第三方品牌调研中,其已与BBA、大G等一同跻身高端豪华阵营,这份成绩在国产越野品牌中堪称亮眼。
如今,猛士M817的推出,为品牌发展按下“加速键”,更承载着双重关键战略意义:一方面,它标志着猛士正式向30万级市场战略下沉,踏出了进军主流市场的关键一步;另一方面,这款车型凭借精准定价与均衡产品力,打破了“越野车型=小众高端”的固化认知,让曾经“小众圈层专属”的智能越野,逐渐变成“多数人可触及的生活选项”。
东风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尤峥
东风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在沟通中明确表示,M817布局30万元级主流市场,核心目标是让更多普通家庭用户“放下压力撒野”,真正实现“越野生活大众化”。
这一动作也进一步完善了东风乘用车的产品体系:猛士(覆盖豪华与主流越野市场)、岚图(聚焦高端新能源)、奕派(深耕主流市场)的架构愈发清晰,形成了从主流到豪华、从城市通勤到越野出行的全消费层级产品矩阵,其中猛士通过M817,成为首个同时在高端与主流越野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品牌。
双重技术优势
猛士M817能在主流市场立足,关键在于对“越野性能”与“智能体验”的双重技术重构。既满足主流用户对“性价比”“实用性”的基础需求,又保留越野车型的核心魅力。
底盘与动力是M817越野实力的根基,同时也针对主流用户的日常通勤、长途自驾场景做了精准优化。基于猛士自研的“磐石底盘”技术,M817采用全铝底盘设计,成功减重400公斤,搭配前后双叉臂结构与京西重工空气弹簧,这套空气弹簧性能对标路虎卫士,价格却仅为后者的1/3-1/4,既能应对非铺装路面的颠簸,又能保证城市道路的舒适性,解决了传统越野车“城市开着累、油耗高”的核心痛点。
猛士科技CEO 曹东杰
猛士科技CEO曹东杰介绍,M817搭载的行业首创“榫卯架构”与智能E锁,可实现前后驱动同步;联合采埃孚开发的VMC底盘域控制系统,能整合纵向、横向、垂向控制,让底盘具备“小脑”般的协同能力。这一技术的关键价值在于降低驾驶门槛:即便越野新手,也能通过系统辅助轻松应对复杂路况,而“易上手”正是主流用户最看重的属性之一。
动力方面,M817采用1.5T专用混动发动机+后电机四驱组合,践行“宁少一公斤,不多一马力”的效能理念。这套系统完美平衡“性能”与“成本”:动力输出堪比6.0T发动机,满足越野需求;CLTC综合续航达1300km,彻底解决越野续航焦虑;日常通勤油耗仅为同级别燃油越野车的1/2,契合主流用户对“低使用成本”的诉求。
尤峥强调,M817的智能E锁性能与机械差速锁不相上下,而PHEV架构在低速高扭矩场景(如岩石路况)的保电能力,更是传统燃油车难以企及——这意味着主流用户“花更少的钱,能享更全面的性能”。
“全栈华为”的智能化赋能,是M817在主流市场的核心差异点,也是吸引年轻用户的关键。作为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车型,M817基于WEWA架构实现“云端训练+车端部署”的端到端能力:云端以1000倍于实际场景的高难度数据训练(如同用“奥数题”强化极端工况应对),车端通过27颗传感器实现360°厘米级感知,停车精度超越99%人类驾驶员,高速与城区智驾几乎“零接管”。
这种智能化配置对主流用户的价值在于“场景全覆盖”:90%的城市场景中,智驾能大幅降低通勤疲劳,适合上班族;10%的越野场景中,智能系统可辅助长途驾驶,让“周末带家人郊外撒野”从“麻烦事”变“轻松事”。再加上鸿蒙座舱5的6屏联动、“鲸鳍通信”双卡双待(偏远越野地增强信号)等功能,M817在30万元级市场中形成“智能+越野”的独家优势,成功避开与传统城市SUV的同质化竞争。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曾表示:“智能化时代,机械性能与AI的融合必须从前端开始,否则只是‘智能贴标’。”双方联手布局主流市场的核心逻辑,正是用技术整合打破场景边界——让M817“既好用又好玩”:日常是智能通勤车,周末是越野玩伴,完美匹配主流家庭“一车多用”的需求。
东风与华为的“双向奔赴”
猛士M817的诞生,绝非“东风造车身+华为装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双方“全流程深度合作”的成果,这种合作深度正是其进军主流市场的关键保障——从产品定义到成本控制,从技术集成到用户体验,双方均以“主流市场接受度”为核心标尺,而非单纯堆砌技术。
从合作模式看,东风与华为突破了传统“供应商-主机厂”的浅层关系:联合定义产品阶段就聚焦主流需求,比如针对30万元级用户对“性价比”的敏感,联合优化供应链(如空气弹簧成本控制);针对家庭用户需求,共同调整座舱空间与交互逻辑。同时,双方共用华为IPD研发流程,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最终实现“高端技术平民化”——这在以往国产越野车型中极为少见。
合作的全面性体现在东风多品牌联动(猛士、岚图、奕派均与华为合作),深度则延伸至渠道与服务:东风为猛士搭建40家自营店,同时接入现有主流渠道,确保三四线城市用户便捷购车;华为开放智驾服务网络,保障智能功能售后体验——这种“双品牌背书”的服务体系,能有效打消主流用户对“新物种车型”的顾虑。
为支撑主流市场野心,东风集团已从三方面加码布局,确保M817及后续车型能持续抢占市场:
首先,是渠道下沉,通过40家自营店+主流渠道联动,构建覆盖一二线到三四线城市的销售网络,直面主流用户,解决“想买买不到”的问题。
其次,在成本控制上,通过联合研发、供应链协同优化,让M817在30万元级价格带提供“越级配置”,比如以更低价格搭载同级少有的空气弹簧、全栈智驾。
第三,组建专属研发团队升级底盘技术,计划明年推出猛士917智能化升级版,后续主流市场车型已规划至2028年,避免“一款车型打天下”的风险。
从60万元级的猛士917到30万元级的M817,猛士不仅完成价格带覆盖,更通过“机械+智能”的双重进化,重新定义豪华越野标准。更重要的是,M817的推出标志着东风猛士正式从“高端小众”走向“主流大众”,为行业开辟“智能越野”新赛道。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中,这款“越野新物种”的登场,或许不仅预示中国品牌主导的全球越野文化时代到来,更将推动整个越野品类迈入“大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