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自家的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以新央企身份首次大规模公开亮相,就将智能化技术独立成品牌并发布,可见长安在智能化上开拓的决心。
如何理解智能化品牌?参照此前其他友商,特别是吉利汽车的案例,实际就是将车企所有智能化、AI技术打包成整体,之后再赋能给公司旗下各个品牌。其中的核心,就是利用AI创造更智能的用车体验。
此次长安汽车大张旗鼓的行动,似乎也是向着这一目标展开探索。发布会现场长安宣布,企业将搭建起“眼明-脑灵-腿快”的关键核心技术平台,围绕驾驶辅助、座舱、底盘三个领域展开。当然他们还特别强调,安全是长安智能化最重要的标签。
所谓眼明,就是要做到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精确识别,并且全面融合自主开发的视觉语言行动模型(VLA);“脑灵”,是赋予车辆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车辆智能化不断进步成长;“腿快”,是基于分布式电驱四轮独立控制,消除湿滑路面以及爆胎风险。
如果展开来讲,围绕驾驶辅助、座舱、底盘共有62项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实现96个功能场景。
比如在安全驾驶层面,面对“黑夜+远光灯+行人横穿”的场景,“天枢智能”可以通过传感器等带来的黑夜逆光AEB技术穿透眩光,比人工驾驶提前2秒刹停。
再比如座舱,可以拆分为带立体环绕音的“天枢·音响”、自带采样和HDR等技术的“天枢·显示”座舱显示系统、打造人车家生态的“天枢·智联”小管家,以及应用健康材料,并且可以监测生命健康体征的“天枢·健康”。
至于天枢底盘,则涵盖行业首发的轮胎全状态监控功能,并且针对磕碰引起的电池过热,开发了弹性波AI识别技术。同时,还包括上文提到的动态扭矩管理、横摆矢量控制等,有效减少打滑幅度超60%;横风稳定系统,足以抵抗十级横风;分布式电驱,在225km/h极速下爆胎不失控。
目前,“天枢智能”旗下的技术确实还未大规模搭载于量产车型。不过就新央企长安汽车而言,锚定新能源的“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以及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新能源汽车品牌,均在有条不紊发展当中。“大长安”整体研发团队规模高达2.4万人。
这无疑,是支持“天枢智能”各种量产技术落地的重要条件。
另外根据确切信息,长安汽车打造的人形汽车机器人将于2028年量产落地,机器人业务也将在2030年后逐步向家庭服务机器人拓展。2026年,长安将实现首款载人飞行汽车产品发布,2028年实现量产交付。
评论 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