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导语
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过了“B端出行市场走量”的草莽时代。如今消费者买车,既要颜值空间,又要智能安全,还得价格实在——谁能精准踩中这些需求,谁就能在C端市场“圈粉”。广汽埃安最近就凭一套“组合拳”打了漂亮仗:推出覆盖7-15万元主流价位的“埃安三龙”(霸王龙、UT、RT)产品矩阵,短短一年多,不仅让家庭用户、年轻人抢着下单(霸王龙家庭版成10万级家庭SUV爆款,UT冲进8万级小车TOP2,RT跻身A级电轿前五),更实现了C端销量占比的显著提升。从早期依赖B端市场,到如今靠C端用户“用订单投票”,广汽埃安到底做对了什么?
观点点评:C端逆袭的三大“密码”
一、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从“闭门造车”到“用户全开麦”
过去新能源汽车刚起步时,不少品牌为了快速上量,都盯着B端出行市场,车子按“标准化”生产,用户体验参差不齐。但广汽埃安早就换了思路:既然是卖给个人用户,就得听用户的。
他们搞起了“用户全开麦”活动,专门成立用户洞察部,天天跟消费者聊天——家庭用户说“SUV空间不够大,带娃出门太挤”,埃安就把霸王龙家庭版的后排空间加宽,还升级了21项配置,从座椅软硬度到后备箱储物格都按家庭需求改;年轻人吐槽“小车好停但不安全”,埃安UT就直接上了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还加了同级独有的倒车自动刹车(AEB),新手爸妈再也不怕停车撞到东西;通勤族抱怨“续航短、充电慢”,RT就塞进宁德时代电芯,做到650km续航,400V快充技术让充电10分钟能跑200公里。
这种“听劝”不是作秀。霸王龙家庭版上市后订单暴涨,UT成了年轻人的“第一辆代步车”首选,RT让通勤族“告别里程焦虑”——事实证明,消费者要的不是车企“觉得好”,而是“我用着好”。
二、7-15万元市场“精准打击”:每款车都戳中“刚需痛点”
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大多预算在7-15万元。广汽埃安这套“三龙”组合拳,简直是为这个价位段“量身定做”:
10万级家庭选霸王龙:10万元左右想买SUV的家庭,最看重“大空间、长续航、够舒适”。霸王龙家庭版不仅价格卡在10万级,还把后排做成“亲子互动区”(空间够大,孩子能在后排玩),续航提到510km(一周充一次电够了),21项配置升级全是“实用主义”(比如后排USB接口、后备箱挂钩),上市就成了“家庭SUV顶流”。
8万级年轻人选UT:刚工作的年轻人或新手爸妈,预算不多但想要“好开、安全、颜值高”。埃安UT定价7万级,车身小巧(好停),但安全配置拉满(倒车AEB、高强度车身),还加了快充和大尺寸中控屏,直接冲进8万级A0纯电车市场TOP2,成了“都市代步神器”。
14万级通勤族选RT:每天通勤50公里以上的人,最怕“续航不够、充电耽误事”。RT直接上650km超长续航,400V 3C快充10分钟能补200km,甚至把激光雷达辅助驾驶(以前只在20万以上车型见得到)下放到14万内,让通勤族“开车更轻松”。上半年就跻身A级电轿排行榜TOP5,证明“通勤刚需”被狠狠拿捏了。
这三款车各守一段价位,互不打架,反而形成“埃安在7-15万元市场无处不在”的感觉——消费者不管预算多少、需求是什么,都能在埃安找到“对口”的车。
三、“自己有技术,心里才不慌”:从电池到充电,全链条“不被卡脖子”
光靠“听劝”和定价还不够,新能源车的核心是“技术硬不硬”。广汽埃安敢在C端市场“叫板”,底气藏在“全栈自研”四个字里:
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全是自己研发生产,不怕别人断供;建了自己的产业链,从电芯到整车都能把控,所以成本能压下来(车价更亲民),品质也能保证(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第一)。就像RT的650km续航,要是没有自研的电池管理技术,根本做不到这个续航还控制成本;UT的中欧双五星安全,靠的是自己的车身结构设计。
甚至充电这种“售后痛点”,埃安也提前布局:自建了1.4万多根超充桩,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每平方公里就有10根快充桩,出门找桩比找奶茶店还方便。这种“从买车到用车”的全链条服务,让消费者觉得“买埃安,不仅车好,后续也省心”。
结语
从B端市场的“配角”到C端市场的“主角”,广汽埃安的逆袭不是偶然。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卷”的今天,消费者早已不是“随便买辆车”,而是“挑一辆懂我的车”。埃安的秘诀,说白了就是“把用户当回事”——从研发时听用户建议,到产品上戳中刚需,再到技术上保证品质,最后用服务解决后顾之忧。这套“组合拳”打下来,C端销量占比提升自然水到渠成。对于其他品牌来说,或许该学学:与其在实验室里“造概念”,不如多听听停车场里车主的真心话。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