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尽管产品线高度相似,都是瞄准“方盒子”用户,但捷途和长城在目标用户定位上,还是根据自身的品牌技术特点,展现了自己的特色。其中,长城专注硬核越野群体,打造了坦克这样的专业越野品牌;而捷途则提出了“旅行+”战略,聚焦“80%城市通勤+20%周末户外”的轻户外需求。长城与捷途,谁的战略更胜一筹?今天,咱们一起来聊一聊。
专业深耕vs大众化普及
长城汽车的越野战略是专业化的典型代表。坦克品牌凭借非承载式车身、三把锁、蠕行模式等专业配置,成功打造了中国硬派越野的标杆产品。这种战略的优势在于建立了极高的技术壁垒和品牌认知度,在细分市场中形成了近乎垄断的地位。
然而,专业越野市场本身规模有限。数据显示,硬核越野爱好者在中国汽车消费人群中占比不足5%,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虽然单车利润率较高,但市场规模天花板明显。
捷途的“旅行+”战略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径。通过聚焦“80%城市通勤+20%周末户外”的使用场景,捷途实际上是在开拓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既不是传统的城市SUV,也不是专业的硬派越野,而是兼顾日常实用性与轻度户外功能的方盒子车型。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从市场规模角度看,捷途的选择显然覆盖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中,有户外旅行需求但又不需要专业越野能力的家庭用户占比可能超过30%,这是一个十倍于硬核越野的市场规模。
捷途旅行者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成功。上市23个月销量突破37万辆,成为方盒子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部分硬派越野车型数年的总销量。
长城虽然在小众市场建立了优势,但不得不面对市场规模的限制。为突破这一限制,长城也在尝试推出更加城市化的车型,但这又可能稀释其专业越野的品牌形象。
技术路径与成本平衡
在技术实现上,两种战略也呈现出明显差异。
长城的硬派越野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来攻克非承载式车身、高强度越野底盘、专业四驱系统等技术难题,这些投入最终都需要通过相对较高的产品售价来分摊。
捷途则基于奇瑞集团的技术积累,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在保证足够通过性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这种技术路径使得捷途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具备轻度越野能力的车型。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大多数用户确实不需要为那20%的极端越野场景支付100%的溢价。捷途的产品更好地平衡了性能与成本,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实际需求。
战略灵活性
捷途的“旅行+”战略展现出更强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基于同一技术平台,捷途可以快速推出从城市SUV到轻度越野再到硬派越野的多款产品,覆盖更广泛的价格区间和用户需求。
反观长城,专业的品牌形象既是最好的护城河,也可能成为转型的包袱。当市场趋势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时,硬派越野的技术路径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结论:没有对错,只有适合
长城的专业越野战略是基于其深耕越野领域,在细分市场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能够获得了较高的品牌溢价和用户忠诚度,这是一种深度垂直的发展模式。
而捷途的“旅行+”战略则抓住了更大的消费人群,以更加平民化的产品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实际需求。这是一种广度优先的发展模式,适合快速获取市场规模。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细分市场和用户精准定位变得愈发重要。无论是长城的深度垂直还是捷途的广度覆盖,都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优化。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市场会给出最终的答案。对此,你更看好谁呢?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