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9月7日,第五届长安科技生态大会以“新长安 新安全”为主题召开,长安第四代逸动在大会上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分别为500Bar劲享型、500Bar悦享型、500Bar智享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8.79万至9.99万元,叠加现金礼后,上市限时价7.29万元起,在主流燃油家轿市场形成价格优势。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杨大勇在发布会上明确,长安汽车(V标)将全面布局“智慧节能汽车”领域,而第四代逸动的推出,正是这一战略落地的关键产品。第四代逸动的定位则是,以全球主流家庭用户为目标群体,围绕“智慧”“节能”两大核心维度,主打“稳定、可靠、安心”的产品特性。
瞄准全球家庭用户需求
新车基于长安汽车“纵横万象”设计理念打造,车身采用895mm短前悬、1125mm长后悬的架构,整车尺寸为4785mm×1840mm×1440/1450mm,轴距达2765mm,后排空间同级优势很大,后排座椅放倒后储物空间最大可拓展至1250L,全车规划28处储物空间。
在外观细节配置上,第四代逸动全系标配前后贯穿式LED数字瀑布光柱+发光徽标。其中,前大灯采用88颗LED灯珠与110×24毫米窄透镜,远/近光照亮度较前代提升约15%,点亮响应速度为46毫秒;尾灯采用102颗LED灯珠,红光波长设定为620-628nm。此外,部分配置车型搭载驭风电动尾翼、18英寸烈焰光刃轮毂,并具备车外音乐灯光秀功能,可联动网易云音乐实现光影与旋律同步。
车色方面,新车提供安第斯灰(时尚色)、闪光冰晶白(经典色)、逸彩蓝(个性色)三款高级金属漆,均采用“三涂两烘”(3C2B)喷涂工艺,车身历经8涂层喷涂,清漆涂料厚度达70微米。
首发技术实现“强动力+低油耗”平衡
第四代逸动搭载首发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1.5T发动机,匹配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是同级唯一搭载T动力的家轿车型,其动力参数与能耗表现打破同级自吸车型格局。其中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1kW,在1500rpm转速区间即可输出310N·m的峰值扭矩,相较于目前同级主流的1.5L或1.6L自吸发动机(峰值扭矩多在150N·m左右),动力输出提升显著,可满足市区起步、高速加速、山路弯道等多场景驾驶需求。
在能耗方面,长安汽车实测数据显示,搭载该动力系统的第四代逸动一箱油可行驶1000公里,每公里用车成本低于0.5元。这一能耗表现源于两项技术,一是500Bar超高压直喷技术,可使缸内燃油雾化更细腻,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二是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能智能识别上坡、下坡、过弯等工况,动态调整扭力输出方案,配合舒适性底盘调校,实现能耗与驾乘体验的平衡。
天枢智能座舱赋能燃油车
作为率先搭载长安汽车“天枢智能”技术品牌的车型,企业表示第四代逸动的智能座舱配置对标新能源车型,以经济型家轿价格提供高阶智能体验。其中该车全系标配DeepSeek AI大模型语音功能,支持免唤醒全场景智慧语音,可处理1100+控制语义,识别主副驾指令并实现复杂需求理解。同时,全系标配手车互联功能,覆盖CarPlay、HUAWEI HiCar、Carlink、荣耀互联、小桐互联,兼容安卓与IOS系统,实现手机应用上车。
在座舱硬件与功能方面,新车座舱搭载14.6英寸+10.25英寸天枢云境智慧双屏,内置天枢OS系统,支持百变桌面与超级自定义。通过场景魔方功能,用户可一键组合驾驶模式、空调、导航等241项功能。此外,部分配置车型搭载无麦K歌、50W无线快充、256色氛围灯、8扬声器、揽月全景天窗及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整车超60%软包覆盖,搭配双层隔音玻璃(部分配置)与近20处隔吸声声学材料,提升静谧性与舒适性。
主动+被动安全防护
企业介绍,第四代逸动全系标配“中国十佳”方舟笼高强度车身,车身钢材最高强度达1500Mpa,高强钢占比77.2%(高于行业90%轿车标准);车身顶盖采用激光拼焊工艺,焊点强度为传统点焊的3.6倍;同时全系标配6安全气囊,最大化保障驾乘人员安全。
主动安全方面,部分配置车型搭载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LCDA并线辅助、FCW前方碰撞预警等驾驶辅助功能;配备540°全景影像与高清行车记录仪,可实时合成车辆周边及底部高清画面;具备同级领先的遥控垂直泊入泊出功能,提升狭窄车位停放便利性。
写在最后:
记得自2012年初代逸动上市以来,该系列始终定位家庭用户,数据显示逸动系列车型累计收获190万用户,且基于长安汽车CA-TVS极限验证体系完成400万公里测试(相当于绕地球100圈),完成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第四代逸动的推出,正是长安汽车在燃油家轿市场的落子,标志着逸动经历13年技术积淀为基础,通过设计、动力、智能、安全的全面迭代,既传承逸动家族“国民家轿”的品质DNA,又以“智慧节能”技术打破传统燃油车固有印象,成为自主品牌燃油家轿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