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公里瞬间刹停”、“500万以内最好”、水军、黑公关……
至少未来三个月,人们很难看到上述夸张营销宣传和非理性竞争。
终于,面对不断发生的非理性竞争和因过度虚假营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重点整治问题主要包括三类:非法牟利问题,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以及恶意诋毁攻击问题。
其中,于上市车企来说,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将被重点整治。
另外,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借助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制造、炒作话题,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也不被允许。
此外,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会被重点打击。
《通知》要求,行业协会要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建设。汽车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觉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要形成合力,持续净化汽车行业网络舆论环境。
《汽车K线》认为,乱象重点被整治,对于那些靠营销、缺乏核心技术、质量不过关的上市车企将是重大打击,还是踏实下来搞研发,苦练内功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