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仍未走出低谷。
近日,随着岚图、奇瑞IPO热度陡增,作为曾经的热门选手埃安却低调了许久。
理由在于,跌落的成绩单:销量上——8月仅为2.43万辆,同比四连降,且连续三个月同比跌超二成;业绩上——今年上半年,营收10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4亿元,同比减少17%,且跑输“大盘”。
而这,与两三年前,销量远超蔚小理,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的风光形成了鲜明对比。
事实上,关于埃安如今遭遇的困境,市场上早已给出了答案。
首当其冲的就是,“网约车之王”的槽点。据悉,埃安从早期的2万多辆年销量,到2023年的48万辆,其爆发式崛起,源于新能源汽车B端市场的红利。
2021年,作为广汽埃安的销量主力,AION S占广汽埃安全年销量近六成,但其在营运、租赁等B端市场的比例达到了近七成。广汽埃安也曾毫不避讳的表示,网约车并非低端的代名词,产品质量过硬才可以成为网约车的中坚力量。在对外宣传方面,广汽埃安的经销商甚至不惜标出“中年人失业的退路”这样的自嘲标语。
然而,B端易起量,弊端也很明显,容易拉垮产品定位,不利于后期产品放量。同时,经网约车的行业发展轨迹来看,市场占有量不断趋于饱和,短期内也难以出现成批次与建制的换车需求。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网约车”的占比也影响了其利润空间。据此前广汽集团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埃安历年的净亏损分别为6.21亿、6.88亿、13.89亿,对应到每辆车则是亏损1.48万、1.15万、1.16万。可见,销量虽然上去了,但亏损也在扩大,赔本赚吆喝显然不是长久的生意。
为了摆脱网约车的标签,埃安将战火聚集于中高端的C端市场。
2022年,埃安推出了高端品牌昊铂,首款车型就是售价超过百万元的电动超跑SSR,力图用超豪华车型逆风翻盘,包括之后推出的昊铂GT和昊铂HT两款车型,都没能打开高端市场,反而越发沉沦。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23年,昊铂品牌累计销量只有8087辆,不及一些定位相同品牌的月销量。2024年,虽然终端有不少优惠促销措施,但销量依然没有太多起色,单年销量甚至未达内部预期的50%。今年前5个月,其平均月销量仅1千多。
而对于这样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在20万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成为了所有车企的必争之地,比亚迪、小鹏、极氪等品牌均有战略级产品,上述品牌不断将硬件配置进行内卷升级,在这样高手林立的市场中,没有独特卓越的产品力,很难取得一席之地。
其次,频发的品控问题也是广汽埃安难以突破品牌向上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有经销商称,广汽埃安的品控质量本身就不高,可见连“自己人”都在吐槽质量问题,埃安的品控水平属实不高。
与此同时,“红衣教主”周鸿祎意外被车门夹痛手指与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队周琦,公开喊话昊铂没有履行送车的承诺,更是引发了外界对于昊铂品牌技术能力与品牌力的质疑。
惨遭接连失利,上市也一直成谜。2022年10月,埃安完成A轮融资,成功地将估值推向了千亿水平,当时冲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声音此起彼伏。
然而,时至今日,却仍未如愿,甚至市场上有消息传出,广汽埃安将从科创板转战港股,拟募资10亿美元。这对于A轮融资时估值就已超千亿的广汽埃安来说,多少有点“委屈”。
广汽埃安也表示,“当下并不是IPO的好时机,整个资本市场都不好,埃安的进程主要取决于接下来的市场能不能回暖。”
而为了自身销量的回暖,广汽埃安也在不断出牌:先是出海。
2023年6月,埃安与泰国经销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宣布正式进军泰国市场。去年,广汽埃安已进入东南亚市场。在未来的2-3年内,埃安还计划在欧洲、南美、非洲、东亚等地建立工厂。
尽管出海提速,但在埃安之前,比亚迪、吉利、长城以及奇瑞等车企已经逐步在海外站稳脚跟。在这一背景下,埃安能否抢占市场,仍有待观察。此外,相比海外市场,扭转国内大本营的销量下滑,才是广汽埃安当下的核心要素。
基于此,华为赋能则成为了另一张关键牌面。上个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持股28.57%。
该动作背后,不仅可以加强埃安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产品实力;更可能为其提供一条绕过长周期品牌孵化的捷径,在品牌和营销方面,借助到华为的势能,为未来的C端战略储备能力。
此外,也有分析称,这亦是为埃安资本运作铺路。通过埃安注资华望,可将其业务边界从大众市场延伸至高端智能领域,增强资本市场对埃安“技术+高端化”的想象空间,为后续融资背书。
撕下标签,放手一搏。种种动作之下,不难看出,面对丢失的市场,广汽埃安俨然跳出了昔日的舒适圈,在高端智能C端市场不断出招,只是留给其的考验仍在变多,而时间与空间却不断缩小。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