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近日,由标普全球汽车主办的“Mobility Intelligence Dialogue”系列论坛北京专场活动成功举行,论坛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围绕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平衡、新能源转型、软件定义升级及企业竞争策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与讨论。
其中,SDV(Software-Defined Vehicle 软件定义汽车)作为全新发展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在场观众的热烈讨论。
SDA:智能化时代的解决方案
据标普全球汽车预测:2023年- 2030年,全球车联网市场总量将从5600万辆增长到7700万辆,全球车联网渗透率从68%上升到85%;到2037年,近四分之一的新车在软件定义汽车就绪度等级方面将达到4级或5级。
在此背景下,标普全球汽车车联网首席分析师李凡妮指出: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的浪潮中,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重塑行业格局的核心命题。这一变革绝非单一技术的迭代,而是一场涵盖智能化、数据价值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系统性革命。
在智能化领域,李凡妮表示:人工智能(AI)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解决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从智能驾驶的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到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场景化服务,AI技术让汽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智能移动空间”。它不仅重构了车辆的功能边界,更成为实现客户价值跃迁的必由之路——消费者对出行体验的期待,正从“安全抵达”升级为“个性化、智能化的移动生活场景”,而AI驱动的软件能力,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核心动力。
在数据价值化方面,汽车不再仅仅是硬件的集合,更成为数字价值创造的核心平台。车辆在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如驾驶行为、车况、用户偏好等),通过软件系统的采集、分析与应用,被转化为有价值的资产。解决方案的本质,是构建一套能持续挖掘数据价值的体系:车企可通过数据优化产品研发,提升制造效率;用户则能获得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服务,如智能维保提醒、能耗优化建议等。数据价值化让汽车从“硬件载体”蜕变为“数据生态节点”,为产业创造了全新的价值维度。
在服务化方面,传统汽车产业的价值闭环止于“车辆交付”,而软件定义汽车则将“持续服务”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迭代的服务(如OTA升级、订阅制功能、场景化服务包等),让汽车的价值超越硬件与技术本身。例如,用户可根据需求随时开通高阶驾驶辅助功能,或定制专属的座舱娱乐生态——这种“软件驱动服务,服务定义体验”的模式,彻底改写了汽车产业的价值分配逻辑。
软件定义汽车的终极形态,是生态化的业务网络。单一企业的能力边界难以支撑复杂的软件定义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生态体系。车企、科技公司、出行服务商、内容提供商等多方主体协同合作,在软件架构、数据共享、服务整合等层面深度联动,共同打造可持续进化的解决方案。这种生态化布局,不仅能实现解决方案的持续优化,更能在跨界融合中创造全新的价值场景,如“汽车+能源+金融”的一体化出行服务,或“汽车+娱乐+社交”的移动生活生态。
SDA发展带来车企营收新蓝海
从智能化的技术突破,到数据价值化的资产重构,再到服务化的体验升级,最终走向生态化的协同创新——软件定义汽车的演进路径,正是“智能化时代解决方案”的生动实践。李凡妮表示:“未来,超过95%的网联汽车将支持OTA无线升级。与此相关的网联服务战略,将有望在车辆销售基础上,获得高利润率的持续性收入。”
目前,从Stellantis到特斯拉……多家头部车企也纷纷制定网联服务收入目标,展现出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
其中,Stellantis计划到2030年通过软件赋能车辆实现200亿欧元的增量收入;通用汽车预计同期基于订阅的汽车服务年收入将达到200亿至250亿美元;雷诺旗下Mobilize部门更是剑指2030年服务与技术领域收入占集团总营收的20%。在传统车企加速布局的同时,大众集团预计2030年20%的收入将来自订阅和出行服务,通用汽车旗下安吉星保险业务也设定了2030年6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特斯拉2024年FSD(需驾驶员监督)业务也已斩获5.96亿美元收入。
为实现这些目标,车企采取了多样化的战略路径,包括提供不同的捆绑服务、推出带免费试用期的独立付费车辆功能,以及采用一次性购买、年度/月度订阅等灵活定价策略。这些举措不仅为车企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极,更推动汽车产业从“一锤子买卖”的硬件销售模式,向“持续服务+价值共创”的生态模式跨越,重塑着行业的盈利逻辑与竞争格局。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