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中国汽车早已准备好了造高端汽车的“技术”,但在品牌建设上却还落后一步。
近日,捷途纵横G700开启预售——一款混动硬派越野方盒子正式开启预售。非承载式车身、近5米2的车长、空气悬架、华为ADS驾驶辅助系统与“三把锁”等配置一应俱全。
价格方面,这款车给出了34.99万至42.99万元的预售价。从整个市场来看,这样的价格处于平均线水平以下。然而,却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样的价格还是高了。
近年来,受到价格争议的高价国产车并不少见,甚至还引发了人们“买不起国产车”的调侃。从硬派越野这一赛道上来看,国产品牌的技术完成度并不低——三把锁、空气悬架、混动四驱与涉水能力等方面,国产品牌都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在智能化与新能源层面,还要比不少海外品牌实力更强。
能力够,但价格还是令人难以接受。这也暴露出国产品牌真正的薄弱环节仍在品牌建设上。G700尽管属于单独的“纵横”产品序列,但捷途二字依旧令人联想到那个高性价比的十万级品牌。
自下而上的品牌建设从来都是难题,这次轮到捷途纵横给出答案。
产品足够有诚意,对手都在同价位区间
从产品层面看,捷途纵横G700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其核心采用了专为越野研发的混动平台CDM-O,该平台以后轴电机为主,前轴发动机与电机主要是辅助与特动模式下介入。这种设计不仅能带来后驱车的驾驶感受,同时还能在越野场景下提供更强的攀爬与脱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全系标配四驱系统与相同功率的发动机与电机,入门即可拥有4.6秒的零百加速能力与强劲动力。
当然,对于硬派越野车而言,底盘与四驱系统更为关键。新车采用非承载式车身,搭载“三把锁”确保极端路况下动力能够有效传递,高配车型还配备了空气悬挂与电磁感应悬架,不仅提升了日常使用的舒适性,同时还能在户外增加离地间隙,提升通过性与涉水能力。
此外,G700还有不少“加分项”。二排娱乐屏、莱斯康音响、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等舒适配置一应俱全,顶配车型还搭载了华为ADS高阶驾驶辅助系统,这也会吸引那些不仅满足于越野,同时也追求日常通勤便利性与科技感的全能型用户,这无疑是其迈向高端的重要配置。
从市场来看,G700的预售价处于合理区间。参考来看,同级的方程豹豹8、坦克700Hi4-T也均处于40万级,而国产普拉多的指导起售价甚至比G700顶配还要高。
因此,从产品规格、核心技术以及同级竞品的定价策略来看,捷途纵横G700的价格定位是正常的。它给出了对标同级旗舰的实力,也开出了相应的价码。在产品层面,它的价格经得起推敲。
捷途“太成功”,反而影响了纵横?
2018年,捷途X70以6.99万元的起售价进入市场,精准地抓住了追求大空间与高性价比的用户群体。自此,捷途品牌便在“亲民”的路线上高速狂奔,仅用65个月就实现销量破百万。无论是后来的X90系列,还是近年热销的“方盒子”捷途旅行者,其价格区间几乎不会超过20万元。
可以说,捷途的百万销量基石,完全是由“高性价比”这四个字构建的。这种清晰的定位是它过去成功的关键,但在品牌向上的今天,这份成功却成了一把沉重的“双刃剑”。
当捷途纵横G700带着超过30万的售价出现时,它所面对的最大门槛,恰恰是捷途自己建立起来的强大品牌惯性——在深入了解产品力之前,许多消费者就已经用“捷途”的过往价格,给G700预设了价值判断。
事实上,不少自主品牌都选择用硬派越野作为品牌向上的突破口。因为这是一个相对更依赖“硬实力”的品类,先进的技术平台、强悍的底盘四驱,其价值更直观,对品牌历史积淀的要求相对较弱,这为新品牌创造了快速建立专业形象的机会。
然而,其他品牌的开局打法与捷途纵横并不相同。长城从一开始便刻意将坦克品牌与主打性价比的哈弗明确分割,全系车型起步价几乎都在20万元以上,直接在用户心中锚定了中高端的品牌形象。方程豹更是采用“先高后低”的策略,先用硬核的“豹”系列树立技术高度与价格标杆,待品牌势能形成后,再推出更亲民的城市越野“钛”系列产品。
它们的共性在于,都是在一张相对来说比较空白的纸上“作画”,没有太多历史包袱,用户对一个全新品牌的价格预设并不强烈,更容易接受其定位合理性。
反观捷途纵横,它虽然继承了捷途庞大的用户基数与可靠性口碑,却也一并继承了那个深入人心的“性价比”标签。这意味着,坦克和方程豹是在定义未知,而捷途纵横却需要对抗已知。它需要说服市场忘记过去的捷途,去接受一个全新的、高价值的纵横。
因此,对于捷途纵横而言,与捷途品牌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的战略分割,或许是向上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不仅是更换名字与标识,更需在渠道、营销和服务等所有层面建立区隔,向市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这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的硬核越野品牌。
当然,品牌形象的分割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长期的品牌建设。这注定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以过硬的产品力为基石,用稳定可靠的品质赢得用户的信任,最终通过真实体验积累起正面口碑,品牌的向上之路才能真正走通。
写在最后:
非承载式车身、三把锁、空气悬架,再到华为ADS智驾系统——若以硬件规格为标尺,捷途纵横G700的产品力足以支撑其预售价格,甚至让市场对其最终售价保留一丝惊喜。
然而,当视角从产品转向品牌,挑战才真正开始。“捷途”二字带来的强大价格惯性,意味着G700不仅要证明自己“值这个价”,更要回答它与过去的捷途究竟“哪里不一样”。
这注定是一场需要巨大决心的突围。考虑到捷途纵横后续还将推出G900等更高端的车型,其品牌形象的重塑与独立就显得势在必行。G700所遇到的困境,正是当下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围时,强大产品力与既有品牌力激烈博弈的真实写照。
评论 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