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9月 28 日,千里科技在重庆举办了品牌全球首秀发布会。
其英文名“AFARI” 的设计更具深意:由 “Afar”(远方)与 “I”(智能)组合而成,首尾嵌 “AI”、中间藏 “FAR”,既诠释了 “携手 AI,行至远” 的表层含义,也通过 “A far I”(遇见未来的自己)传递出 “技术迭代与自我突破” 的底层价值观。
另外,千里科技还明确“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出行” 三大核心业务,而非追求 “全场景覆盖”。
蓝图解码:“三One” 愿景与 Robotaxi 计划
“过去车企比拼的是马力,未来比的是脑力。” 在发布会上,印奇提出了对未来AI的看法,并且详细阐述了品牌的“千里计划”,“三One”:“One Brain,One OS,One Agent”,构建了一套区别于传统车企的 AI 原生逻辑:
One Brain(AI大脑):以大模型为核心,打破传统汽车 “分布式控制” 的技术局限,实现跨场景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决策,这是智能化 “脑力” 的核心载体;
One OS(统一操作系统):整合用户跨设备的记忆、行为与控制权限,解决当前 “车机与手机、家居割裂” 的体验痛点,是实现 “无缝服务” 的底层支撑;
One Agent(超级智能助手):以 “高度懂用户” 为目标,将技术能力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服务,避免AI 技术 “悬浮于体验之上”。
这套愿景的行业价值在于,它并非“碎片化的技术构想”,而是从 “技术底层 - 操作系统 - 用户端” 的完整闭环。
当前多数企业要么聚焦“智驾算法” 等单点技术,要么停留在 “车机交互优化” 的表层体验,而千里科技的 “三 One” 试图打通 “技术 - 系统 - 服务” 的全链条,这是其区别于传统车企 “从硬到软转型” 与纯科技公司 “从软到硬试探” 的关键差异。
在具体落地层面,千里科技的Robotaxi 计划更具务实性:
18 个月内完成 “技术 - 产品 - 服务” 全链条搭建,明年年中发布 L4 级智驾方案,联合吉利研发专用车型、与出行服务商共建运营平台,最终在全球 10 座城市实现 “单城超 1000 辆” 的规模化运营。
这一计划的核心优势在于 “生态协同”,并非依赖自身 “单打独斗”,而是通过与吉利(制造资源)、出行服务商(场景资源)的绑定,规避纯科技公司 “缺车型、缺运营” 的短板,也避免传统车企 “缺 AI 算法” 的局限。
不过,这一计划也面临挑战:Robotaxi的规模化运营不仅需要技术成熟,还需突破 “法规适配、成本控制、用户信任” 三大壁垒。
重庆虽为“智能驾驶终极考场”,但全国性法规尚未完善,单城 1000 辆的运营规模也需庞大的资金与运维团队支撑。千里科技能否如期落地,关键在于其 “技术迭代速度” 与 “生态协同效率” 的匹配度。
行业启示:“生态协同” 比 “单点领先” 更重要
千里科技的出现,为智能化下半场提供了一个重要样本:当电动化同质化加剧,智能化的核心壁垒已不再是“某一项技术领先”,而是 “技术、制造、场景、政策” 的协同能力。
传统车企转型的痛点在于“AI 基因缺失”,纯科技公司的短板在于 “制造与场景脱节”,而千里科技通过 “AI 原生思维 + 产业协同模式”,试图打通这两大壁垒。
无论如何,千里科技的入局已为行业注入新变量。正如印奇所言:“在这个智能网联汽车之都,我们愿AI 和制造的基因土壤继续生长出 AI + 的朵朵花果。”
未来,若其能持续推进“技术迭代 + 生态协同”,不仅可能成为 “主机厂背后的科技巨人”,更可能推动整个行业从 “零和博弈” 转向 “共生共赢”。 这或许是智能化下半场最值得期待的变革。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