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10月13日凌晨3时16分左右,小米SU7 Ultra在成都天府大道行驶时失控碰撞绿化带后翻滚至对向车道并起火。多名强壮男人勇敢上前试图打开车门,脚踹、手锤、石头砸,都没能打开车门。最终驾驶员不幸遇难。13日上午,小米集团股价应声下跌8.7%。
这是小米汽车2025年内发生的第二起车辆碰撞起火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
此前的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铜陵枞阳高速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造成3名女大学生身亡。
3月这起事故,究竟为什么碰撞后会起火,起火后车门能不能打开,最终调查结果未见公开披露,真相不得而知。
比较两起事故,共同点是碰撞之后爆燃,不同点是,3月份的事故,车辆爆燃后车门能不能打开,由于车辆损毁严重,无法确定,但刚刚在10月发生的事故中,人们可以通过现场视频看到,车门无法打开,已经确定。
警方通报中认为驾驶员是酒后驾车。但网友提出,酒驾,不影响车门从外面打开,酒驾不是车门打不开的原因。
两起事故显示,碰撞后起火,碰撞起火后车门打不开,是小米SU7安全的最大隐忧。为什么碰撞后会起火?为什么碰撞起火后车门打不开?事故引发人们对小米SU7安全性能的质疑。
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也受到人们质疑。甚至在雷军宣称“端到端”之后,就发生了智驾后人工接管仓促以至于车辆发生碰撞爆燃。对不成熟的智能驾驶产生过度信任和不应有的依赖,也是一大隐忧。
营销上,大字是浮夸,小字是实情。过度营销,麻痹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缺憾的警惕性,也在瓦解企业的公信力。
有一个视频,把雷军和马斯克关于造车的理念做了对比。雷军说:“我们在产品定义的第一条就是颜值是王道,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而马斯克则说:“我们实际上一直以安全为第一目标进行设计,不仅仅是平均五星级,在我们关心你的每个类别中获得五星,我们希望你安全,我们希望你的朋友和家人安全,这是至高的。”
人们想知道,小米SU7的安全碰撞测试到底做了没有,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设计和制造时,车身安全指数如何,车身结构、材质如何,能经得起怎样的碰撞,究竟能否确保碰撞后较长时间不起火。
小米汽车应该在认真调查事故真相的基础上,深刻反思自身的造车理念,把车辆安全设计,对乘员的安全防护,放在第一位,确保车辆在极端情况下,不爆燃,不起火,车门从内,从外,都能够顺利打开。如此,方能消除安全隐忧。
国家对电动汽车电池已出台新规定,要求很明确,一旦触发单体热失控后,电池包在两个小时内不可起火爆炸。测点温度大于60度时,要在5分钟之内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前后5分钟,无可见烟气进入乘员舱。该规定将会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安全规定,将成为电动车安全的护身符。
在生命与发展之间选择前者。造安全的车,造让老百姓放心驾驶和乘坐的车,造老百姓信赖的安全车,应该成为企业的坚守。如果安全测试不达标,安全性能不可靠,产品就坚决不能出厂。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