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汽车市场仍将“旗舰”与“高价”绑定,零跑用十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10月16日,零跑在上海浦东美术馆推出旗舰D平台及首款车型D19,没有过度渲染的营销噱头,而是以全域自研的技术沉淀,试图为用户打造“体验越级、价格亲民”的旗舰产品,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发布,更像是零跑对汽车行业价值逻辑的一次重新梳理。
零跑的底气,来自十年如一日的技术深耕。在行业追求“快迭代、快上市”的当下,零跑选择将精力投入核心技术自研,研发人员占比达到80%,占整车Bom成本65%的核心零部件实现自研自造。这种“慢功夫”在市场上逐渐显现成效:2025年1-9月,零跑累计交付395516台,连续7个月位居新造车势力月交付量榜首;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毛利率创下历史新高。对零跑而言,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标签,而是支撑“好产品不贵”的基础——正是因为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自主权,才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将更多高端配置落地到产品上。
旗舰D平台的推出,是零跑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用户最关心的续航与补能上,D平台给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增程版本搭载80.3度全球最大混动电池,纯电续航突破500公里,配合800V高压快充,15分钟即可完成30%-80%的电量补充;纯电版本首发115kWh超级混合电芯,解决了电池“能量-安全-寿命”的平衡难题,实现72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些技术突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零跑从电芯材料到电控系统全链条自研的结果,比如增程CTC技术通过无上盖、无模组的集成设计,为电池争取了更多布局空间,让“大电池”与“车内空间”不再矛盾。
在智能与驾控层面,D平台也展现出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行业首发的双SA8797中央域控,带来1280TOPS的算力,既支撑起VLA辅助驾驶系统的全场景通行能力,也让端侧大模型座舱实现“响应快、更懂用户、隐私安全”的体验——车机不再是简单的功能载体,而是能主动学习用户习惯的“出行伙伴”。驾控方面,LMC 2.0底盘系统支持双轮爆胎控制、3.6米级圆规掉头半径等功能,双腔闭式空悬与CDC减振的组合,让车辆在复杂路面也能保持平稳。这些配置以往多见于百万级车型,而零跑通过技术集成与成本优化,让它们走进了30万级市场。
作为D平台的首款车型,D19则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体验。超过5米2的车身长度、近2米的宽度与超3米1的轴距,赋予其全尺寸SUV的宽敞空间;“科技自然美学2.0”设计语言下,寰宇之境前脸、纯平侧窗与ISD智慧交互灯幕,既展现出旗舰的气场,也保留了设计的温度;车规级森野氧舱首次将制氧机融入汽车,为长途出行或高原场景提供了额外的舒适保障。值得注意的是,D19的目标人群并非追求“品牌溢价”的消费者,而是务实中产大家庭与崇尚“科技平权”的新中产——他们重视空间、安全与智能体验,更在意“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
零跑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汽车行业的一种新趋势:当市场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单纯的参数比拼或营销炒作已难以为继,真正的竞争力开始回归到“技术实力”与“用户价值”的平衡。十年自研路,零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一步步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的技术体系,这种“厚积薄发”的节奏,或许正是其能够打破行业潜规则,重新定义旗舰价值的关键。对用户而言,D平台与D19的意义,不仅是多了一款可选的车型,更是多了一种“用合理价格享受高端体验”的可能——这或许就是零跑想通过产品传递的核心价值:旗舰不该是少数人的专属,而应是技术普惠的载体。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