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文 / 张敏
十月的华为上海练秋湖即将迎来东风猛士团队。猛士科技总经理万良渝履新首访深圳华为后,10月17日,他与党委书记孙三宝、副总经理赵安共同带队奔赴上海华为练秋湖。
在此之前,这封诚意满满的来自东风猛士科技的邀约信已在网上曝光。“‘独行快,众行远。’在持续完善内部的同时,我们与华为等重要伙伴的合作也迈上了新台阶。此次相聚特意选址练秋湖畔,正是希望借这片开阔天地,传递猛士开放协同之心,开拓智能越野的更多可能。”信中如此说。
这次多方聚首,不仅是对“焕新、聚势、共赢”理念的落地实践,更标志着猛士正以“厂商+投资人+技术伙伴”的生态合力,进一步破局智能越野市场。
组织焕新,智+野双强
猛士正试图用组织焕新、技术融合与生态协同,将合作势能转化为市场胜势。
东风猛士科技总经理 万良渝
今年9月,万良渝的履新为猛士科技注入了新的管理动能。这位深耕东风体系近20年的“老兵”,技术背景深厚:从主导AX5车型开发斩获科技进步奖,到推进东风第一代新能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再到作为采购部长疫情期间稳住供应链的实战经历,每一段经历都精准匹配了猛士当下的需求。
更关键的是,作为猛士品牌从0到1的见证者,他主导建成的“四位一体”智慧园区创下14个月完工的行业纪录,这份兼具技术深度与执行效率的特质,成为其执掌猛士底气。既懂技术研发,又通供应链管理,更兼市场营销经验(此前兼任CMO),其全面能力恰契合猛士从“产品落地”向“生态扩张”转型的核心需求。
东风猛士科技副总经理 赵安
如果说万良渝代表了猛士的“技术根脉”,那么赵安的加入则补上了“市场羽翼”。这位拥有22年跨行业营销经验的老将,带着华为消费者BG全球GTM操盘的实战经历而来。在智能汽车竞争从技术比拼转向用户运营的当下,赵安精通的2B与2C融合打法,恰好能破解猛士“军工品质如何触达大众市场”的难题。两位核心高管的搭配,构成了猛士“技术筑基+市场破局”的管理双核,为其战略焕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组织调整是猛士在智能越野市场的深刻变革之下的主动求变。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电动越野车市场规模已突破350万辆,但竞争格局呈现“三足鼎立”态势:长城坦克凭供应链优势占据35%份额,比亚迪仰望以技术壁垒锁定高端市场,新势力则靠生态创新分食蛋糕。猛士要越野市场中突围,必须先完成自身的“基因重组”。
华为赋能,“智野”重构
练秋湖畔的选址,本身就是对猛士与华为合作深度的最佳注解。这也是智能越野企业代表首次探访华为练秋湖,猛士的重要性可不言自明。自2024年2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的合作已从简单的技术叠加,升级为“越野基因+智能大脑”的原生融合,猛士M817的诞生正是这一进化的结晶。这款被称作“含华量最高的越野车”,首次将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5等全栈技术,与猛士的军标级底盘技术深度耦合。
这种融合并非简单拼接。在吐鲁番夏测中,华为的智能温控系统与猛士的全铝底盘形成协同,使车辆在极端高温下仍保持稳定性能;而在复杂越野场景中,猛士的非承载式车身又为华为智驾算法提供了更稳定的感知基础。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所言,这种“硬派越野拓展智能边界,智能技术赋能越野能力”的双向奔赴,定义了“智能车中最越野、越野车中最智能”的新品类。
双方的合作还在持续深化。2025年5月东风与华为签署的全面深化合作协议,将协同领域从汽车智能化延伸至企业数字化;9月东风董事长杨青携万良渝拜访任正非的举动,更释放出战略升级的强烈信号。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拜访华为,也是万良渝履新后的首站,毫无疑问是为猛士做强智能越野铺路。
对于华为而言,猛士的越野场景为其智能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试炼场,而对猛士来说,华为的技术赋能则使其突破了传统越野车的能力天花板。这种互补性,构成了双方合作的底层逻辑。
进一步扩大胜势
东风与华为技术协同实现了厚积薄发。自2024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历经18个月的联合研发与打磨,最终在“豪华智能越野技术解决方案”中,实现机械性能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
智野猛士X华为乾崑合作推出“智能越野第一车”,猛士M817的横空出世,以“可城可野可远方”的全场景能力,彻底重构了越野品类的价值维度。上市首月,猛士M817便一举夺得30万元以上硬派越野SUV销量冠军;9月更跻身新能源大型SUV周销量排行榜第七——这种跨细分市场的亮眼表现,充分证明其“智能车中最越野,越野车中最智能”的差异化定位,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技术上的成功需要进一步转化为市场胜势。在品牌认知层面,猛士的军工形象深入人心,还需要建立智能领域的品牌联想;而华为的智能标签虽强,与越野场景的结合仍需市场教育。而未来如何在智能越野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这也正是练秋湖恳谈会的核心诉求。
猛士希望通过与核心投资人的深度沟通,传递其战略清晰度:一方面持续深化与华为的技术协同,即将推出的升级版本将强化智能脱困等场景化功能,直击用户核心痛点;另一方面构建场景化体验环境,让消费者亲身感知“可城可野可远方”的产品价值。
这种“技术迭代+体验渗透”的组合拳,试图打通从产品力到市场力的最后一公里。
猛士与华为的探索,为中国品牌在智能越野领域的突围做了尝试。在新能源技术驱动下,全球电动越野车市场正迎来重构。进一步拓宽越野场景,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越野与智能的兼得,市场上更要破解专业属性与大众需求的平衡难题。
从这个意义上看,练秋湖畔的畅谈,不仅是猛士向外界的信心展示,更是中国智能越野产品如何更加贴近用户的思考。无论是“军转民”技术的创新转化,还是高端制造的用户触达路径,秋光中的练秋湖,见证着一场关于“破局”的思考。
既要守住军工品质的立身之本,又要拥抱智能时代的变革浪潮;既要深化与华为的技术协同,又要建立自身的品牌辨识度。在重构战略与组织架构之下,猛士的“智野”之路,或许才刚刚走完最关键的第一步。【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