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四十不惑,日产中国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1985年,日产汽车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算是最早一批闯中国汽车市场的外资企业。
弹指40载,日产中国既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萌芽到领跑的不易,也实现了1900万中国用户的沉淀深耕,更是跨国车企日渐本土化的典范。
发展与需求共振,从输入走向共创
没有一家车企能把发展轨迹与消费者需求剥离,日产汽车仍不例外。
上世纪80年代,日产公爵惊鸿一瞥,让大家对便捷出行充满向往。1995年郑州日产首款D21皮卡,虽多用于公共服务,却以皮实耐用的形象深入人心。反观家用市场,在千禧年,迎来了转折,也是日产汽车本土化的起点,东风日产前身,风神汽车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蓝鸟、骐达、阳光,或许现在很少看到它们驰骋街道的身影,却是部分80、90后青春的深刻记忆。如果说这三款车与中国家庭共写“从无到有”的篇章,那天籁,便让家庭高品质出行具象化,“移动大沙发”正是对其座椅舒适性的最高肯定。
时至今日,轩逸成了中国燃油车市场的扛把子,常年稳坐细分市场销冠,即便在一众新能源车型“围攻”下,也能年销近35万辆。
诚然,在轩逸、天籁成为轿车市场常青标杆的同时,奇骏凭借全地形实力,拓展开中国家庭的生活半径,逍客也成为都市出行的另一道风景线。
不难发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日产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阶段,都有拿得出手的经典作品。
然而,从冰冷的机械代步工具,到如今的智慧出行伙伴,日产中国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在电动化领域,被寄予厚望的Ariya艾睿雅,高开低走,成了日产汽车加速推进电驱化、智能化的催化剂。
正如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所说,“转型,必须加速。”而最显著的成果,便是重燃中国市场对日产激情的“最家纯电轿车”——东风日产N7。
这可以说是合资品牌教科书级的转型,也是日产汽车加速电驱化和智能化的重要里程碑。
过去的车型研发为“输入”模式,而且东风日产N7打破传统,以“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为核心战略,采用全新的Glocal模式共创,取中国团队精准的需求洞察和本地资源,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再结合日产最拿手的AI零压云毯舒适座椅,不仅将研发时间缩短,还带来了喜闻乐见的产品实力,关键价格亲民,50天便累计突破20000台大定,成为大定破万最快的合资纯电车型之一。
成熟与洞察进阶,关键市场为基,“中国智慧”为力
四十年经验积累,让日产汽车有了更强大的洞察体系。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伊凡·埃斯皮诺萨在品牌之夜一句,“转型的关键在中国。”清晰标定了中国市场对日产汽车全球战略的关键意义。
与其说东风日产N7让日产汽车尝到了“共创”甜头,不如说日产汽车“本土化”战略成功与否得到了验证。既重燃了消费者的激情,也重燃了日产汽车的希望。因此,坚定地推动转型加速,成了日产汽车时下最迫切的追求。
品牌之夜已初见端倪,日产汽车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N6、搭载华为智能座舱技术的新一代天籁,都是应中国消费者需求而来。特别是全新一代天籁,将是中国市场首款搭载鸿蒙座舱5.0的燃油车,其智能化突破意义,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硬核的插混皮卡FrontierPro也出自年轻的日产中国设计师团队之手。到2027年,将有10款全新新能源产品,覆盖纯电、插电混动和增程动力,来到大家身边。
此外,日产传奇车型Z NISMO,或将明年引入中国市场。不断拓展产品矩阵,从街道到赛道,把高性能车带到中国消费者面前,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也进一步夯实“技术日产”在当代年轻人心中的地位,一举两得。
加速是动力源,要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智慧伙伴”,还需接受更严苛的审视。中国市场已进入全面新能源与智能化时代,未来的竞争不止技术和速度,还有创新和亘古不变的洞察用户需求的能力。
东风日产N7已与Momenta合作了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并利用AI技术,赋能舒适座椅,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优的出行体验,算是攻下一城。在日新月异的当下,持续结合中国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汽车对消费者的意义,量身打造更优的出行方案,才是未来的解题思路。
写在最后:
经典的轩逸见证了家庭成长,全能的奇骏丈量了山河远方,日产汽车早已嵌入中国家庭的生活记忆。而今,日产汽车与中国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以东风日产N7为序,将开启全新篇章。
“四十岁”,正值当打之年,以更加从容不迫的姿态,与中国消费者共赴下一个黄金四十年。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