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中国车市的高端新能源赛道上,新的变局正在酝酿。
10月21日,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展开了一场高规格对话,透露了双方联合品牌“启境汽车”的关键进展:首款车型将在2026年6月亮相,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能化解决方案。
“启境”,再度成为行业的焦点。
它的命名来自任正非,造型由徐直军亲自评审,背后是数百名华为工程师驻场开发、广汽主导研发制造的“新模式”。显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造车项目——它是华为与广汽两大巨头合力打造的智能化转型样本,更是广汽集团在深度调整期的一次“破局之战”。
启境,任正非“定名”的品牌
品牌的灵魂,往往藏在名字里。
冯兴亚透露,启境品牌名的灵感源自任正非本人——“启”,代表开启与启新;“境”,寓意境界与新境。两字相连,是“开启新境界”的寓意,也象征着广汽与华为在智能化时代共同探索的新篇章。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在后续评审中亲自参与启境首款车造型定型,并给出了“很型”的评价。这一细节足以看出华为高层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从品牌命名到设计定稿,从技术赋能到流程导入,华为几乎“倾巢出动”。
冯兴亚对话中笑称:“启境不仅是一个新品牌,更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他强调,启境不是“华为车”,而是“广汽与华为共同的孩子”——双方融合、共创、共担,既要有广汽的体系深度,也要有华为的科技锋芒。
从“理念”到“实车”:2026年6月,启境将亮相
启境的首款车型,已完成设计定型,外观造型被形容为“科技、时尚、运动兼具”。据启境CEO刘嘉铭透露,该车已完成新疆吐鲁番的夏测,热管理与系统可靠性在极端高温下表现出色。这辆被寄予厚望的新车,预计将在2026年6月正式举行发布会。
从完成测试到定型发布,仅用八个月。这个速度,在传统车企体系中堪称罕见。原因在于,广汽与华为采用了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营销体系)的双流程体系——从用户需求洞察到产品定义、从设计研发到营销落地,两家公司实现了“0延迟”协同。华为驻场团队超过数百人,与广汽的产品、营销、制造部门合署办公,几乎每天都在“同步共创”。
过去与华为的合作方式是每一款车型都要单独去谈判,靳玉志表示这是非常耽误时间的,希望能找到一些战略合作伙伴,来给用户和消费者不断地软件快速更新。
启境全系将搭载华为乾崑智能化解决方案。“软硬一体化”的研发能力,使乾崑在稳定性与安全性上领先同级方案。徐直军曾公开表示:“智能驾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系统整合能力的竞争。”——这一点,与广汽的整车体系正好形成互补——如果说华为有“矛”,那么广汽手持的则是“盾”。
华为以技术迭代著称,从激光雷达到算力芯片,几乎每一次技术演进都有华为的身影;而广汽以QDR质量管理体系闻名业界,从雅阁、凯美瑞到汉兰达,都是品质口碑的代名词。当两者深度绑定时,启境自然具备了“双保险”:既有可靠性,也有前瞻性。
广汽的“战时状态”,与启境的战略使命
广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过去十年,广汽凭借合资体系(丰田、本田)稳居行业前列,但随着新能源浪潮袭来,传统体系的光环迅速褪去。面对压力,冯兴亚提出“三年番禺行动”,把总部搬到生产一线,强调组织重塑与研发体系重构——“要用新机制支撑新广汽”。
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境不只是一个项目,更是广汽“自救”的标志工程。它是广汽在30万元以上高端智能市场的进攻号角,也是冯兴亚为集团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尝试。冯兴亚直言:“启境不仅要代表广汽的新品牌,更要成为‘新广汽文化’的起点,是新流程、新组织、新生态的样板。”
从这个意义上说,启境不是广汽的“附属品牌”,而是广汽体系改革的试金石。
广汽与华为同属广东,一个在广州番禺,一个在深圳坂田。这种地理邻近,使得项目协同具备天然优势——试制、调试、测试、会议都能高频互动。据悉,自2024年10月合作正式启动以来,靳玉志每月都前往广汽总部1至2次,双方形成了“常驻+驻场+共创”的联合机制。这种深度嵌入的协同,不仅让启境的开发效率显著提升,也让项目的文化融合更顺畅。
从“问界”到“启境”:华为模式的进化
华为的车BU,已经构建了“鸿蒙智行”的五界体系,几乎包揽了从中端到高端的市场布局。然而,五界之内,名额有限。广汽想要合作,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启境”跳出五界之外——不是“第六界”,而是一个“境外之境”。它代表的是华为从“供应商”走向“共创伙伴”的模式转变。乾崑智能车解决方案独立后,华为车BU重塑定位:不再只是技术输出,而是与合作方共同构建品牌。启境正是这种新模式的第一落地项目。
换句话说,如果说问界定义了“华为造车”的上半场,那么启境,则开启了“共造新车”的下半场。
回望过去三年,中国车市的技术演化可用两个关键词概括:“智驾”和“生态”。然而,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老牌车企,单打独斗都难以维持长期领先。启境的出现,恰恰代表了一种共建共赢的新范式:科技公司与传统车企深度融合,从技术到流程再到品牌共同打造。
这种模式的意义远超单一车型。它让广汽找到了转型的抓手,让华为实现了模式的进化,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协同样板”。未来几年,如果启境成功,它将成为继“问界”之后,中国智能汽车合作模式的又一次革命。
结语
启境还未正式上市,但它的故事已足够精彩。在冯兴亚看来,启境不仅是品牌,更是“新广汽”的象征;而在华为看来,启境是“乾崑模式”的又一次进化——两股力量在此交汇,正如“启境”之名,开启新境界。
未来,这场合作是否能成为中国车企智能化转型的又一个里程碑?
也许,答案不必要等到明年6月那场发布会,就将提前揭晓!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