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半年仅卖713辆。
2025年9月,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仅售出130辆汽车。这样的销量数据,甚至不及许多热门车型的单日销量。在产品更新缓慢、品牌定位模糊、质量问题频发等多重因素夹击下,英菲尼迪在华不仅失去了“豪华”标签,甚至恐丢一席之位。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英菲尼迪的市场份额已经降到“冰点”。
先看一组数据:2015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曾突破4万辆,增长率高达33.8%,6倍于当年中国豪华车市场5.3%的整体增长率。彼时,英菲尼迪是增速最快的豪华车品牌,并立下“2018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豪言壮语。
然而,这一年,英菲尼迪却交出了最差成绩单:全年累计销量仅4.4万辆,同比下降了约8%,不及目标的二分之一。此后便一路下跌,3.5万辆、2.5万辆。2021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已不足万辆。时至如今,更是单月仅剩百辆,今年1-9月累计销量不足3000辆,其市场份额也从2015年的2.2%,萎缩到可以忽略不计。

回溯过往,难免唏嘘。
作为最早走上国产化之路的日系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在华是吃到合资品牌红利的,并凭借着轿跑SUV外观、豪华内饰设计以及VQ系列发动机的强大动力,在短短几年内红遍了一线市场,更是二线豪华品牌阵营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可惜的是,英菲尼迪的荣光并没有一路高歌。
近年来,随着声量和销量的连年溃退,英菲尼迪也开启在华逐步“撤退”。
先是,在2020年将全球总部从中国搬回了日本,而后又在2022年宣布,将东风英菲尼迪降级为东风日产旗下的事业部,与日产和启辰品牌一起,成为东风日产的第三个品牌。
2024年初,英菲尼迪还陷入了大量经销商关门退网的风波。彼时,英菲尼迪全国门店仅剩58家,更有甚者已将英菲尼迪车型并入东风日产展厅销售。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英菲尼迪在全国拥有131家店,以及122家售后。
如今,“败走中国”这样的传闻,正不断地将这个边缘豪华品牌彻底“浇”凉。

只是,从豪车黑马到边缘遗弃,英菲尼迪到底做错了什么?
扉旅汽车小编梳理英菲尼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动作,不难发现,“车型少”、“质量差”、“跟不上时代”,一直是其身上摘不掉的标签。
其中,产品更新迭代缓慢是其首要问题。自2014年宣布国产至今,英菲尼迪7年时间仅有3款国产车型,而且迭代频率低,以QX50为例,历经十年才迎来换代不说,中途的改款更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这种“拖字诀”在产品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中无异于自杀。
而质量口碑也与其豪华调性不符,则成为了另一销量杀手。
在国内第三方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有关英菲尼迪“发动机漏油、变速箱异响”等问题多次出现。2021年,英菲尼迪还登上了3.15晚会,甚至要求客户签下保密协议,这也让其本就不断下滑的品牌信誉再遭重击。
此外,品牌定位模糊也同样困扰着英菲尼迪。“说到沃尔沃,人们会想到安全,说到奔驰会想到豪华,说到英菲尼迪大家会想到什么,或许只有调侃下的大号“奇瑞王”?”

不过,为了坚守国内市场,英菲尼迪也未坐以待毙,频频出手自救。
先是,降价销售。近年来,英菲尼迪终端售价堪比丰田、本田,其中QX50部分车型优惠可达10万元左右。虽然,这样的策略在短期内带动了英菲尼迪的销量,但长时间降价不仅难于刺激消费者,也使其品牌力付之东流。这一点对于豪华车企,堪称致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当BBA都祭出降价牌时,英菲尼迪的生存空间也变得岌岌可危。
再者,复兴计划,以开启电动时代重回正轨。众所周知,在合资红利逐渐衰退的当下,英菲尼迪“反转”的机会愈发渺茫,尤其是在燃油车向电动车迅速转型的大背景下,豪华汽车早已风光不再。因此,加速电气化转型成为了其出路之一。
事实上,早在2018年,英菲尼迪就高调宣布:将启动全新电动平台的研发,计划在2021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并预计到2025年,品牌一半的销量来自电动车型。

但喊电气化口号与出圈之外,英菲尼迪在实际行动上似乎没有表现出积极态度。2021年,英菲尼迪旗下大部分车型电气化的目标并未实现,此前声称在2021年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车也没能落地。
直到2023年,英菲尼迪宣布品牌焕新,推出了全新logo,并举办了“新曙光之夜”,首款纯电概念车Vision Qe开启全球首秀。只是,两年多后,这款全新纯电动概念车依然还尚未有量产电动车型推出。
然而,英菲尼迪的电气化转型,早已不再是一场关于未来的选择题,而是一场关乎生存的必答题。当市场的耐心逐渐消磨殆尽,留给这个品牌试错与摇摆的时间所剩无几。

“无论过去或未来,英菲尼迪会一直根植中国、深耕中国。”
尽管英菲尼迪不断重审上述话术,但如今,其品牌影响力与用户认知度在持续下滑中已受损严重。是涅槃重生,还是遗憾退场?英菲尼迪的命运,最终将取决于其变革的决心与速度。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