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中国汽车产业的机会在哪里?这个问题的谜底在这数十年的暗潮涌动之下越发清晰。智能化已经刻进汽车行业的发展年轮,成为决定未来产业格局的新支点。
但说到智能化,岂能只顾宣传时“L2级”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某些技术参数又突破了哪个极限,汽车智能化的目的不是炫技,而是提升用户体验。
就在不久前,上汽大众与德国顶尖机器人公司Neura Robotic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探索机器人系统在汽车制造中的开发与部署。
不知不觉中,一场由“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引领的智能化风暴,正悄然重塑着汽车工业从制造到出行的每一寸体验。

智能制造型稳步推进
如果将汽车市场比作金庸笔下江湖,那么如今门派林立,各种功法让人眼花缭乱,属实热闹。但只有笨小子郭靖,在炼就降龙十八掌之前,先苦练“全真内功”,方成江湖第一。
如果说汽车那些炫酷的智能科技是厂商们面向市场的“秀肌肉”,智能制造则是需要数年苦练方成的“顶级内功”。
自2015年起,上汽大众逐步推动安亭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升级,拉开了转型的序幕。
2021年,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投入使用,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孵化基地。
2025年8月,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正式投产,这座工厂深度融合了德国精工制造基因与中国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率和全流程数据溯源,支持AUDI品牌全系混线生产,不仅提升了本土高端制造能级,还融入了参观、直播等功能,成为一座展现德国精工与中国智造完美融合的“灯塔工厂”,更是展现奥迪品牌形象的新名片。
2025年10月16日,上汽大众与Neura Robotics携手,这家德国顶尖机器人公司在认知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淀,将为上汽大众的“未来工厂”注入更前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
从2015年的初步布局,到2025年的系统化升级制造能力,上汽大众数十年的持续投入,让智能成为旗下车型从制造源头便开始流淌的基因,为下线车辆的品质保驾护航。

“油电同智”成果持续落地
迄今为止,燃油车市场仍占国内半壁江山,更占全球八成份额,
电气化与智能化转型势不可挡,燃油车的进化亦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上汽大众则以用户为中心,持续加大“科技朋友圈”,同步推进燃油与新能源新产品的智能化。
2025年9月,上汽大众Pro家族2026款焕新上市,首次把具备“端到端高快NOA”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引入燃油车市场。这套系统带来的不仅是自动上下匝道、智能避障绕行等硬核功能,更用丝滑、可靠,甚至“更懂人”的体验,抹平了不同能源形式在智能化上的“代际落差”。

与此同时,8月上市的奥迪E5 Sportback,携手科技公司Momenta共创行业首个“德系Driving DNA+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方案,全面覆盖城市、高速与泊车场景,同时延续纯正的奥迪驾控质感,让车辆“懂得”何为操控。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彻底突破了燃油车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的技术壁垒,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将德系豪华品牌的深厚底蕴与中国领先的智能科技完美融合。
得益于燃油车在智能化等方面的大力推进,自去年四季度开始,以合资品牌为代表的燃油车实现了销量的反弹。比如2025年上半年,上汽大众销量就达到52.3万辆,同比增长2.3%,燃油车市占率也持续上升。尤其是Pro家族投放市场后,帕萨特、途观、途昂三款明星家族产品的市占率已提升近20%。
当行业的“麦克风”被更会互联网打法的玩家占据时,上汽大众以“油电同智”的产品表现和稳健的市场成绩,揭示了一条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

筑牢智能化安全底线
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L2 级)的乘用车新车销量渗透率已达62.58%,超六成的渗透率意味着智能驾驶功能已成为主流配置。但市场用案例告诉我们,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下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当多重安全风险交织在一起,汽车安全变得岌岌可危。
在智能功能让人眼花缭乱的当下,上汽大众始终保持着清醒,坚守“安全”是所有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的根本前提。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表示“在产品定义的过程中,上汽大众的经营理念是安全至上,充分理解辅助驾驶的特征。我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企业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升驾乘体验感。”
那么上汽大众是如何啃下硬骨头?
首先,上汽大众通过和科技企业“结对子”,进行资本合作、技术绑定,让整车厂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同时,科技企业则能跨越技术与落地的“死亡谷”。
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上汽大众已完成了与酷睿程、Momenta、宁德时代、QQ音乐、火山引擎、百度、高通、速腾聚创、阿里云和延锋10家深度合作伙伴的签约。上汽大众将集各家之所长,共同打造集安全可靠、豪华舒适、先锋科技为一体的出行伙伴。
其次,上汽大众坚持造“聪明车”但更要筑牢汽车智能化安全底线。

以Pro家族家族为例,近7年的技术磨砺,上汽大众拿出了端到端的智驾突破、人机共驾的安全理念。陶海龙说到“人机共驾”比简单的“无接管”要求更高,因为它要求系统必须更懂驾驶者,“怎么做到‘人车合一’的默契?它学习、训练、打磨的要求比全程无接管高得多,我们要做到极致。”
正是这份对安全底线的坚守,让上汽大众的每一款“聪明车”都成为了用户能够真正信赖的“安全车”。
写在最后:
无论油电,尽享智能,这是市场的呼声,也是用户的心声。
从智能制造体系的纵深推进,到与Neura Robotics的探索性合作启幕,上汽大众真正将“油电同智”战略贯穿技术落地的每个环节,让多款重磅产品更智能、更安全,让用户能够享受这个变革时代最好的馈赠。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