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前,中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启的关键节点上,而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具意义的战略部署之一。尤其是在综合代表国家工业水平能力的汽车产业上,不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市场体量与格局,现今的中国汽车产业已在新能源大潮的道路上引领全球。也恰在此时,作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共赢代表性车企,一汽-大众迎来了里程碑式时刻。

10月30日,随着一辆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在长春基地下线,一汽-大众正式迈入“3000万俱乐部”,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首家实现这一产销规模的乘用车企业。从1991年第一辆捷达组装下线,到如今覆盖三大品牌、五大生产基地的产业格局,这一数字不仅代表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起步到规模化、从合资引进到自主发展的见证。一汽-大众由此也在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与产业升级进程中,树立了一个具有参照意义的节点。

下线仪式现场,吉林省委、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领导,以及中国一汽、大众中国、合作伙伴相关领导、车主和员工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从“制造”到“共创”
本土化研发构筑新护城河
3000万辆的规模背后,是合作模式的深刻变迁。一汽-大众正从早期以引进技术、车型为主的合资模式,向与股东方“双向赋能、共创共赢”的新阶段演进。

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邱现东在致辞中强调,未来将“持续深化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共赢、双向赋能,发挥各自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合资一体化研发”。这一思路已在具体规划中落地。据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总经理陈彬介绍,公司确立了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标杆”为愿景的“两高一新”总体目标。

作为中国首个按经济规模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一汽-大众成立三十四年来,逐步构建了覆盖长春、成都、佛山、青岛、天津的“五地六厂”生产布局。每一个基地的落成,都带动了当地制造业升级与零部件产业链的集聚。数据显示,一汽-大众累计营业收入超过5.5万亿元,为国家贡献税收逾73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超过50万个就业岗位。在产业层面,它率先引入了全球先进的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形成了包括康采恩生产体系、奥迪特质量评审在内的一整套本土化运营机制,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发布新战略与文化
锚定“五大领先”目标
站在3000万辆的新起点,一汽-大众还发布了面向未来的系统规划。陈彬在仪式上阐述了公司的“五大领先”具体目标和十大核心任务,核心是加速向智能电动时代转型。
其中,在产品规划层面,一汽-大众将坚持“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开启新一轮电动化转型。未来五年,计划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20款,以全方位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技术创新上,则将依托两国九地研发布局,持续保持年均近百亿的研发投入,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加速技术创新及应用。

这代表了,规划中的产品将深度依托本土研发力量,例如大众品牌新能源车型将引入全新CMP电动平台并搭载本土定义的CEA电子电气架构;捷达品牌的首款纯电车型将采用一汽-大众主导的SOA架构。这表明,一汽-大众在技术研发中正承担更多主导责任,将全球标准与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深度融合。

此外,在运营模式上,将积极探索捷达品牌本土化运营新模式,引入中国本土优势资源,实现品牌、商品、生态的全面焕新。在对外开放方面,将推动三大品牌协同出海,实施“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策略,塑造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出海的新形象。
与战略升级同步,一汽-大众还发布了“创·享之道”企业文化3.0。新文化以“一汽-大众,一起出众”为核心,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利他主义”的经营哲学,旨在为企业的下一阶段发展凝聚内部共识。

仪式现场,政府及股东领导为一汽-大众历任管理者代表、中外方模范员工代表颁发“3000万荣誉 薪火同耀”专属纪念奖杯,感谢他们为公司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同时,为感谢3000万用户的信赖,仪式现场与会领导向30位客户代表颁发了专属“3000万辆客户勋章”。通过“3000万客户感恩季”活动,一汽-大众已累计向用户送出100台新车的1年免费使用权或置换全新座驾,以此回馈用户长期以来的支持。
从第一辆捷达到第3000万辆奥迪A5L,一汽-大众的历程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变。从全球车型的引进者,逐步成长为深度参与研发、定义本土化产品的行业支柱,一汽-大众的角色转变,代表了中国合资汽车企业,将从“市场换技术”走向“技术共创”模式。
正如邱现东所言,这一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强大活力,有力诠释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战略指引下,已完成3000万辆积累的一汽-大众,正试图通过战略、技术与文化的全面升级,为中国合资车企的下一个十年探索新的范式。
第3000万辆的下线,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无论是与股东方战略共创、深化本土研发,还是捷达品牌独立运营探索合资合作新模式,一汽-大众的实践都在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在中国汽车工业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转型的当下,一汽-大众的下一阶段,将检验其如何将三十四年的积淀,转化为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继续参与并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向新而行。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