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增收不增利”成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数车企三季度财报的主题,去年此时被群嘲最狠的车企却拿出了一份出人意料的成绩单。
近日,上汽集团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单季度净利润20.8亿元,同比暴涨644.9%的这串数字,让所有人都将目光瞬间重新聚焦在了这家巨头身上。
从深陷巨额亏损的泥潭到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强势回归,这一巨大的反差已经初步证明了上汽的确已经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逆袭”。而我们最想弄清的问题无非只有一个——究竟是谁“拯救”了上汽?答案或许并非某个人或单一的爆款车型,而是更加复杂的战略抉择。
扣非利润大涨,上汽走出泥潭
除了净利润表现出色之外,上汽的第三季度业绩中另一不得不关注的便是其扣非净利润的大幅回升。
在资本市场,这一指标比净利润更加关键,被视为衡量企业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的黄金标准,因为它代表剔除所有非经常性的“水分”后,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卖车、搞研发、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而在这一数据上,上汽给出的答案是前三季度累计达到71.2亿元。要知道2024年,上汽全年的扣非净利润还处于巨额亏损中,金额高达54.09亿元。
这上下一百多亿的逆转,无疑标志着上汽已经重新掌握了经营的主动权。
利润增长首先离不开销量的支撑。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累计批售整车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在市场大盘趋于平缓的背景下,这一增速本身就极具说服力。
但销量也并不会凭空回暖,尤其是仅仅依靠“以价换量”的话,就无法在利润上表现出色,其背后必然存在一系列的体系变革。

除此之外,上汽集团目前还拥有超过319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储备,年初至今增长幅度达到70.88%。这为上汽未来的技术研发和战略转型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也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也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尤其是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幅减少,研发费用则进一步增长。也同样反映出在新管理层带领下,公司内部运营效率得到优化,成本控制卓有成效。

众所周知,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上汽集团在王晓秋接任一把手、贾健旭升任总裁之后,就迅速开启了一场由内而外的企业革命。
新任管理层上任后,上汽集团快速推进了《上汽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2024—2027年)》。
其核心在于解决资源分散和合力不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举措就是构建了“大乘用车事业群”,对自主品牌从人才架构到营销渠道的一系列变革迅速落地。
不过,对上汽来说,这场复苏真正的驱动力显然并非只是短效的营销、渠道变革能够做到的,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或需要归因于对技术的敬畏。
技术进入收获期,上汽不再“敝帚自珍”
对于上汽集团而言,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点。但对于技术的追求和应用上,上汽在近一年的变革中经历了一场果决而务实的战略变阵,而这或许是其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两大关键动作:“开放”与“反哺”。

2025年2月,上汽集团与华为正式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打造全新品牌“尚界”。这一消息立刻被外界解读为上汽对其2021年那场著名的“灵魂论”的彻底颠覆。而这也成为了上汽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上汽来说,顶着“打脸”的压力来进行这场合作,显然要付出巨大决心。但平心而论,这并非是对过往简单的否定,而是在认清行业现实后的务实之选。
从前的上汽或许凭借深厚的“家底”如1500亿元的研发投入而自认无需依靠外力,但这种敝帚自珍的傲慢心态显然是与市场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只有从内而外地纠正这一点,才真正具备了重新上路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一旦选择了新的路线,上汽就能够做得又快又准。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其迅速投入5000人的庞大团队,首期注资60亿元,并为其量身打造专属的超级工厂等举措,都让其成为了五界中动作最迅速的合作伙伴。
而这种全面、深度的合作模式,也体现了上汽借力快速补齐自身短板的战略清醒。

与拥抱强者的“开放”并行的,则是上汽内部另一条更具深远意义的路线——对合资板块的“反哺”。
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这两家合资品牌,就是上汽集团辗转腾挪,充分调用资源,发挥与合资相方默契以及自主技术实力的典型案例。
举例而言,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此前曾明确表示:“从2025年起,上汽通用新车型的产品定义将由上汽通用和泛亚自己主导,100%围绕中国客户需求展开”。
这在合资车企中可以说是开了一个新的先河。它标志着中方团队首次在合资公司中掌握了产品开发的最高话语权,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以外方为主导、中国市场被动适应的局面。

目前,从上汽集团的财报数据和销量架构来看,它已经初步完成了增长引擎的切换,自主品牌已经成为绝对的销量主力(占比64%),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也达到约34%。
而合资品牌也在转型中找到了利润支撑点,如通用在中国就已经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盈利。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反哺市场”,上汽集团的新姿态,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关注和期待。
写在最后:
当然,一份亮眼的季度财报也并不意味着上汽从此便可高枕无忧。在决定最终胜负的新能源与海外市场两大主战场上,各大车企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增无减,而上汽目前只是刚刚解决了一系列“致命问题”,距离重回巅峰还有相当的距离。接下来,如何在共生与自主之间找到技术与市场的最佳平衡点,仍是上汽亟需解决的难题。
不过,无可否认的是,上汽已经在这场精彩的战役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与章法。它的战略已经变得更加务实与灵活,而它的收获或许也为仍在挣扎中的其他转型车企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有了重回牌桌的“老牌劲旅”加入后,汽车市场的淘汰赛,或许还将更加精彩。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