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品牌LOGO是一家企业的门面,也是企业成长的导向标。海内外知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一不经历过品牌LOGO从无到有以及调整变化的过程,品牌LOGO背后的故事也可谓精彩纷呈。
有的品牌LOGO是创始人设计的,有的品牌是请设计师设计的,而一些头部品牌比如小米,甚至愿意花费200万元请设计大师去调整LOGO。

其实无论是自己设计还是斥巨资设计LOGO,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传递品牌价值,助力品牌成长。只要能让更多的人记住,那么品牌LOGO出自谁人之手其实并不重要。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东风汽车,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东风汽车的LOGO是员工设计的。
▌东风需要LOGO
东风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那时候还没有东风这个品牌,而是叫第二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简称“二汽”。
1975年,二汽正式启用东风汽车品牌。更名之后,二汽意识到作为车企,东风汽车还缺一样重要的东西——车标。
此后三年时间里,二汽陆续启动了设计东风车标的准备工作。

到1979年,二汽正式在全厂范围内启动了征集东风车标的工作。当时二汽厂里的设计要求很简单也很复杂,不能脱离“东风”二字。
车标的设计无非文字和图形两种,而那个年代除了学生和高级知识分子,没有多少人认识字母,英文就更别提了,东风车标的选择就只剩下了图形一种。
众所周知,风很难写也很难画,因为风本身是无形的,而东风就更难画了,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太抽象了。
东风“抽象”在哪里呢?因为它不仅是无形的,还是带方向的,西风、北风、南风都不行。
▌双燕舞东风
好在当时二汽已提前挑选一批有美术特长的青年职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算是未雨绸缪。
在征集活动中,车身厂产品科职工艾德昆提交了他的设计方案——两只飞燕在圆环中首尾相衔、翻飞旋转。
艾德昆的设计案交上去之后,评审组眼睛都亮了,这LOGO简直可太“东风”了。
飞燕是春天的东风送来的,那春天有燕子的地方就一定有东风,这相当于是把抽象的东风具象化了,简直天才设计。
设计答辩会上,艾德昆用简单的几句“二汽尽管建设于崇山峻岭之中,但必然要像飞鸟一样翱翔,并冲向广阔的蓝天”征服了在座评委。
最终,双飞燕方案在近500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东风汽车“双飞燕”车标的雏形就此诞生。
双飞燕方案入选之后又经过了几轮平面几何化的修改,最终于1982年通过审批,正式成为二汽厂徽和汽车产品标识。

以今天的眼光去审视,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东风“双飞燕”确实是要内涵有内涵,要精神有精神。
圆环既代表地球也象征着车轮,首尾相衔的双飞燕绕着地球永续旋转,不仅飞驰在东风送暖的祖国大地上,也会飞向全球。
再细品的话,双飞燕也很有设计感,首尾相衔的旋转双飞燕充满奋进的活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速旋转的发动机,一看就知道是造车的企业。
再换点儿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说法就是,两只首尾相衔的双飞燕,一只代表传承,一只代表创新,首尾相衔寓意传承创新永不止息。
妙,实在是妙。只能说老一辈的艺术技法,从来没输过。
▌不忘初心的“双飞燕”
时代在变化,双飞燕也在进化。
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东风汽车布局了猛士、岚图和奕派三个主要的新能源子品牌。
根据市场形势和消费者圈层,猛士、岚图和奕派三个子品牌各自定位不同,因而也需要不同的品牌LOGO去传递价值。
猛士是灵感源于头盔甲胄的M造型、岚图是灵感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展翅造型、奕派则是代表科技与变革的双T造型,这些新logo背后都承载着东风双飞燕飞向千家万户的使命,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内核。

东风子品牌各自换上了贴合品牌定位的新LOGO,视觉形象得到了更新,更加贴合品牌定位,也更利于品牌传播。子品牌虽然不再沿用“双飞燕”的经典LOGO,但“双飞燕”的内核没有改变,它们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关系,共同承载着东风的基因与梦想。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猛士、岚图和奕派的LOGO不再是具体的“燕子”,形不似但神更似,骨子里涌动的始终还是东风“双飞燕”飞向更远、传承创新的血液。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