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车矩阵》行业评论:最近看到一个帖子,说是德系车不香了,被电动车打得落花流水。诚如是,同感颇深。想当初在燃油车时代德系车是多么的抢手,其市场地位之高没有人会质疑,南北大众常年居于国内汽车销量排行榜首,多少人多少个家庭都在开,高峰期仅南北大众的年销量达到超600万辆,占据国内汽车销量的1/3还要多,这不算豪华品牌领域奔驰宝马奥迪的销量,成熟、稳定、维修保养便宜,即使油耗相对日系车高点,但皮实耐用就足够让准车主下定决心。曾经的您是否也是德系车主呢?
随着国内新能源的强势崛起,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以及纯电动车型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市场,价格低、智能化配置程度高、最为重要的是续航里程达到了燃油车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些优点是以燃油车为主的德系车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虽然它们也先后进入新能源赛道,但受制造成本和研发技术的限制,德系车的电动化之路走的并不顺畅,尤其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动)领域几乎完败于国内自主车企,以南北大众为例,它的产品规划的两条线几乎无交集,一条继续坚持传统燃油车的生产和更新,另一条线则直接进入电动化,并以全新的“ID.”来命名,与燃油车的风格完全迥然,消费者的认可度不高,相较国内自主品牌的电动车无论从外观还是配置以及电池的续航等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并且迈过了插电混动这个最为重要的领域,产品滞销是必然的。而德系豪华品牌的电动化之路走的也不顺畅,始终缺乏高性价比这个市场“利刃”,口碑难以得到提升。
近年来德国本土汽车产业也面临严峻考验,受电动转型以及需求下降和高生产成本的影响,工厂裁员已成为整个汽车产业链条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电动车的零部件要远少于燃油车,但却对于软件的需求更高,国内自主车企的搭载华为ADS乾崑智驾、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奇瑞猎鹰智驾等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经全部装车量产,这些或是新能源车企新抓手的软实力以及“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硬实力彻彻底底的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而价格战使得新车售价一降再降,试问谁还会去关注价格高,配置低的德系车呢?现实的状况的确如此,德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持续下滑,二手车保值率也越来越低,不夸张的说德系车已经被“电动车打败了”。


当然作为百年汽车品牌虽然电动化转型之路上有所滞后,但放眼全球汽车市场,作为倡导“未来属于电动化”的德系车也许会有实现爆发的那一天,毕竟底子在那放着,需要时间而已。(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必删)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