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为什么中东资本要押注贾跃亭?为什么阿联酋人如此钟情FF?
在焦灼的全球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有一幕场景格外耐人寻味:手握石油美元的阿联酋土豪,偏偏对屡次陷入资金困境、量产之路坎坷多年的FF情有独钟,不仅砸下真金白银,还支持建设了近十万平方英尺的中东生产基地.....
10 月 28 日,法拉第未来 FX Super One 在中东发布,拥有AIHER混增与 AIEV纯电版本(两种动力系统均设有四个版本:GOAT、Max、Pro和Standard),中东地区官方售价309000迪拉姆,约合人民币60多万。
消息传回国内,有人嘲讽,有人肯定,鸡蛋多,鲜花少,这桩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并不理解的投资,背后藏着的不是中东土豪的一时兴起,而是阿联酋在能源革命浪潮中的产业向上。
你可以看成是迪拜资本精心布局的“千金买马骨”,也可以看成海湾国家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奋力一跃。
但无论你怎么看,怎么想,当石油的黄昏降临,新能源的黎明到来,贾跃亭这个毁誉参半的创业者,FF这个争议不断的美国新势力,都与阿联酋的国运绑在一起。
甚至说,密不可分,牢不可破。
民族性格
在弄清阿联酋为什么中意FF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刻在这个国家骨子里的民族性格。
迪拜的光鲜背后,曾掉落过无数阿联酋人的眼泪。
20世纪三十年代,当石油勘探队首次踏上这片土地时,阿联酋的经济支柱是珍珠捕捞。
2023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Before Oil: The Pearling Economy of the Arabian Gulf》的学术著作专门记录这段历史,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初的迪拜,赛义德·本·拉希德是一位成功的珍珠商人。
他的家族世代经营珍珠贸易,拥有数艘采珠船,并与印度孟买的珠宝商建立了稳固的贸易网络。
每到采珠季,他的船队会带着珍贵的天然珍珠前往孟买,换回大量的印度卢比,用以购买大米、布料,这不仅维持着自家优渥的生活,也通过借贷给采珠人成为人人尊敬的商业领袖。
20年代左右,日本御木本幸吉的养殖珍珠以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供应席卷全球市场。
彼时,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使得奢侈品需求骤减,昔日价值连城的天然珍珠变得无人问津。
赛义德在孟买的贸易伙伴取消了大量订单,并催收之前的预付款。他的仓库里堆满了贬值的珍珠。为此,他变卖资产。短短数年,赛义德就一贫如洗,穷困潦倒。
赛义德一个人的命运,就是过去阿联酋一个国家的命运。
对阿联酋来说,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也不打!
转机发生在1966年,阿布扎比首次出口原油,随后石油美元如潮水般涌来,迪拜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中东香港”。
尽管全国石油储量丰富,但主要集中在阿布扎比,迪拜的石油早在千禧年就已濒临枯竭。正是这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迫使阿联酋比其他产油国更早思考后石油时代。
阿联酋的精英阶层始终没有忘记珍珠产业崩溃的教训:
——如果石油也采完了,阿联酋又将何去何从?
残酷现实
石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甜如蜜糖,毒如砒霜。
石油带来了阿拉伯世界的繁荣,也重击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结构,比如汽车。
阿拉伯世界并非没有尝试过汽车制造:埃及的纳赛尔汽车公司成立于1960年,曾与意大利菲亚特合作生产纳赛尔132型轿车,巅峰时期年产量达4万辆;利比亚在卡扎菲时代建立了利比亚汽车公司,与韩国起亚合作组装轿车;沙特阿拉伯则在1977年成立了沙特汽车制造公司,尝试组装奔驰卡车。
但这些项目大多停留在汽车工业的初级阶段——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进行简单组装。
当国际油价波动、政局变迁或合作方撤资时,这些脆弱的汽车组装厂便迅速消亡。埃及纳赛尔汽车在2009年彻底停产,利比亚和沙特的汽车项目也大多名存实亡。
汽车产业的萎靡,与石油经济的特性密切相关。
全世界对石油的庞大需求,直接让海湾国家把经济都锚定在石油产业上,单一的经济结构,很难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最终形成了“石油产业越繁荣,工业能力越脆弱”的恶性死循环。
而且,碎片化的阿拉伯市场,也无法支撑一个上规模的汽车企业诞生。
阿拉伯世界拥有4亿多人口,理论上是一个庞大的汽车市场。但这个市场被22个主权国家割裂,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关税政策和监管体系。
这种碎片化市场使得任何一家阿拉伯汽车制造商都难以获得足够的规模经济效应。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这为阿拉伯世界带来了新机遇:电动汽车结构相对简单,降低了传统造车的高门槛;电池技术路线尚未完全固化,而且更智能,更梦幻,更节能的新能源汽车也可以统一燃油车的碎片化需求。
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一方面,海外汽车巨头对中东市场态度谨慎,特斯拉没有在这里建厂。另一方面,中国新势力的精力依然聚焦国内,无暇西进。
一面是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如火如荼,一面是中东本土汽车工业的一页白纸。
这时,阿联酋急需一个突破口,哪怕这个突破口充满争议。
国运抉择
就在阿联酋四处寻觅之际,FF出现了。
这家由贾跃亭创办的车企,十几年来历经生死,虽在美国市场销量低迷,却始终屹立不倒,与特斯拉、Rivian 、Lucid上演了一幕幕专利、高管的恩怨纠葛。
中国新势力的大跃进,大繁荣给国人营造了一种错觉:新势力遍地是,不差FF这一家。
加上贾跃亭这十几年来波波折折起起伏伏,甚至很多国内的汽车媒体都理解不了阿联酋为什么选择FF?
其实,这是阿联酋与FF的双向奔赴。
一旦把视野从中国的版图挪开,便会发现,海外新势力标的极为稀缺,即便是美国,也仅存包含FF在内的四家新势力而已。
更何况,海外市场的汽车的新能源化速度缓慢,依然是燃油车主导。
盯着新势力标的的,并不只有阿联酋,还有老对手沙特。
沙特的主权基金已经入股了高合、蔚来,留给阿联酋可选的标的并不多。
标的的稀缺,是阿联酋对FF表现出异乎寻常热情的关键原因。
当然,从另一个维度上讲,阿联酋也在践行“马骨计划”的招商策略,这一策略屡试不爽。
此前,在中国濒临倒闭的纽顿汽车,被阿联酋资本注入数亿美元后迁至迪拜,摇身一变成为中东明星车企。
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操作,向全球创业者传递出明确信号:阿联酋是接纳创新、容忍试错的热土。只要企业愿意前来落地生根,就能获得资金、土地、政策等全方位支持。
恰好的时间,恰好出现了阿联酋,恰好也迎来了FF。
更重要的是,FF愿意将核心业务放在中东,贾跃亭不仅承诺在阿联酋建立生产基地,还计划打造区域研发中心和本地化供应链体系,这正是阿联酋政府最看重的。
今年5月,FF正式接收阿联酋拉斯海马的工厂及运营中心,这座占地108000平方英尺、相当于15个足球场大小的基地,将同时生产FF系列和FX系列。
10月,FF与当地知名经销商RAK MOTORS达成战略合作,完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布局,FX Super One车型将于11月开启交付。
这一系列动作,让阿联酋的“马骨计划”初见成效。全球新能源行业开始重新审视中东市场,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和资本关注到这片热土。
阿联酋选择FF,绝非盲目押注,而是经过了对地理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再三权衡。
拉斯海马酋长国的地理位置优越,作为阿联酋最北端的区域,这里往西可辐射欧洲,往东连接亚洲,往南直达非洲。
FF的工厂落户于此,不仅能服务海湾阿拉伯国家,还能以中东为跳板,快速拓展欧洲和北非市场,这与阿联酋打造区域产业枢纽的目标高度契合。
虽然FF此前销量低迷,但在中东市场已展现出潜力。
11月2日,贾跃亭发布视频称:全球首款First-Class EAI MPV——FX Super One在阿联酋迪拜首秀后,48小时内获200+ B2B付费预订单。
尽管订单不多,但考虑到如此高的售价,也佐证了中东人对FX Super One的喜爱。
随着工厂正式投产和销售网络完善,FF有望在中东实现销量突破,为阿联酋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中东主权基金在全球科技领域频频出手,数千亿美元投资美国科技企业,支持OpenAI、英伟达等公司在当地建厂,采购芯片和建设数据中心,全力抢占人工智能和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
对FF的投资,正是这一战略的延伸,是阿联酋国家转型的关键一环。
产业转型
阿联酋对FF的投资,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目的:获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培育本土产业能力。
长期以来,中东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严重依赖进口,这种技术依附地位,让其转型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通过投资FF,阿联酋试图打开技术引进的通道。
FF虽然量产不顺,但在智能电动领域确实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其宣称的AI驱动的智能驾驶系统、高效电池技术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都是阿联酋转型过程中急需的核心科技
在全球化分工格局下,阿联酋清楚地认识到,仅凭自身力量难以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通过与FF合作,他们可以借助其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构建本国的汽车产业链。
FF的中国基因,是阿联酋看重的另一大优势。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中国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智能驾驶领域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产能。
这意味着FF能够对接中国供应链资源,帮助阿联酋快速构建本地化的产业体系。
未来随着产业集聚效应显现,FF的电池厂、零部件供应商、研发机构等都可能陆续落户中东,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
更微妙的是消费偏好的颠覆,FF的产品矩阵精准击中了中东市场的需求痛点。
在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大排量SUV和豪华轿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V8发动机的轰鸣声与石油文化深度绑定,这种汽车消费心理的差异,使电动汽车在海湾国家面临无形的心理排斥。
不管是定价超过20万美元的FF91,还是更亲民的FX系列车型,不管是内饰豪华程度,还是智能化水平,娱乐影音能力,都满足了中东土豪对极智顶奢的塔尖AIEV的幻想。
FF的引入,也改变了阿联酋汽车产业国家层面的利益分配格局。
表面上,阿联酋汽车市场繁荣稳定,平均每三人拥有一辆车,密度位居全球前列。
但深入分析这些数据,会发现三个触目惊心的事实:
第一是,阿联酋每年汽车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但本土增值几乎为零。从德国的奔驰、日本的丰田到美国的特斯拉,所有利润都流向海外。
第二是,汽车产业就业乘数效应严重外流。
汽车制造业每创造一个岗位,能在上下游产业链带动7个就业。而在阿联酋,这个乘数接近于零——销售员在迪拜卖车,工程师在德国研发,工人在日本组装。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技术代差正在形成。当全球汽车产业向“新四化”转型时,阿联酋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
长远来看,无论法拉第未来最终如何,阿联酋都已经获得了转型路上的宝贵经验。
通过这场合作,他们摸清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运作逻辑,积累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培育了本土产业生态的雏形。这些无形资产,可能比引入FF本身还要宝贵。
这也侧面印证了阿联酋始终如一的国家转型逻辑:
——在顺境中为逆境做准备,在今天的繁荣中投资明天的未来。从珍珠到石油,从石油到可再生能源,从传统汽车到FF代表的AIEV,阿联酋的国家转型始终比资源枯竭的倒计时更快一步。
桥梁新梦
除了汽车,贾跃亭还可以给阿联酋带来什么?
这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
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贾跃亭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创业者,更是一套关于颠覆、关于生态、关于创新,可以落地的,超级经济方法论。
贾跃亭的“乐视生态”核心,在于通过“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垂直整合,打破产业边界,形成闭环。
这套打法在中国因扩张过快、资金链断裂而折戟沉沙,但其底层逻辑,与阿联酋的未来国家战略有着惊人的契合性。
眼下,乐视生态在中国已经残破,饶是如此,即便是今天的乐视生态,放在任何一个中小型的国家,都可以产生想象空间没有上限的“生态化反”。
乐视当年构想的超级电视、智能手机乃至VR设备,恰恰可以填充阿联酋“家居智能化”和“娱乐数字化”的硬件空白。
迪拜正全力推动的“智慧迪拜”计划,需要无数个接入点,而乐视生态的硬件方案,提供了现成的、经过验证的入口方案。
阿联酋,特别是迪拜,早已不满足于只做资本的输出方,它渴望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和全球社交娱乐的关键节点。
乐视网当年积累的版权库、自制内容能力以及流媒体平台技术,若与阿联酋的主权基金资本和全球发行渠道结合,可以快速打造一个面向中东、北非乃至更广阔伊斯兰世界的“Netflix + Disney”的新物种。
这不仅是生意,这是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比造车更富颠覆性,更富想象力,更让人血脉贲张的终极国家影响力打造路径。
一旦嫁接乐视生态,哪怕是残血版本,阿联酋也将成为阿拉伯世界少有的掌握AIEV汽车、液晶电视、手机、移动AI终端核心科技的科技强国,海量影视版权的文化强国。
在加密货币领域,贾跃亭对Web3领域充满了信心。
今年,在贾跃亭的主导下,FF收购了另一家上市公司QLGN,并将其更名为CXC10,全面聚焦于加密业务和Web 3.0生态建设“三驾马车”业务。
阿联酋的目标是成为全球Web 3.0的中心。贾跃亭若将其加密货币战略与阿联酋的国家意志绑定,带来的将不仅是资本,更是一整套关于去中心化金融的宏图与落地。
迪拜,能不能完成对新加坡、瑞士等传统金融中心的直线超车,Web 3.0至关重要。
FF+乐视生态+Web 3.0的终极形态,在阿联酋可能不再是企业级的,而是国家级的。
——它将不再是乐视网的会员可以在电视、手机、汽车间无缝切换,而是迪拜居民可以用FF/FX汽车链接云端,用超级电视享受体育、影视、游戏等数字内容,用超级手机启动汽车,刷短视频,以及加密货币的移动支付.......
当然,这需要一个国家,以整体战略定力,去驾驭一个塔尖梦想家的疯狂创造力。
写在最后
FF没有退路,阿联酋也没有退路。对他们而言,这不是一场可以犹豫的拥抱,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命运转型之战。
FF获得了续命的资金和落地的土壤,阿联酋则找到了产业转型的突破口。双方各取所需,形成了看似脆弱却又异常坚固的命运共同体。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场棋局已经展现出积极信号:FF的工厂顺利交接,销售网络初步建成,FX车型即将交付,本地化供应链逐步完善。
更重要的是,“马骨计划”的效应正在显现,全球新能源企业对中东市场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车企,尤其是中国车企开始来到迪拜,来到阿联酋。
当我们穿透资本迷雾,看清的是一个海湾国家的生存抉择与转型决心。阿联酋投资FF,本质上是用石油资本撬动科技未来,用FF吸引全球资源,用地理优势打造超级AIEV产业枢纽。
当FF91和FX车型在沙漠中驶下生产线,驶向欧洲、亚洲和非洲市场时,它们承载的不仅是贾跃亭的梦想,更是阿联酋摆脱石油依赖、迈向高科技未来的国运。
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投资,注定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冒险........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