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全在亏损,很多新能源经销商也不挣钱,利润低,不降价卖不出去。”一位汽车经销商人员用颇为无奈的语气向《星车场》诉说。
其实,汽车经销商的困境持续已久,更是在近两年集中爆发。
2024年10月23日,宝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闭店停业,遗留部分车主提车、售后保障、员工工资等问题。

2025年4月起,比亚迪山东核心经销商山东乾城控股有限公司爆发运营危机,旗下20多家4S店陆续停业,引发上千车主维权。

2025年7月,上海市汽销行业协会、江苏省工商联汽车销售商会、浙江省汽车流通协会、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敦请主机厂改善长三角地区汽车经销商经营困境的函》。

2025年11月6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在海口举行的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主论坛上表示,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52.6%,仅30%的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

而这些事件,仅仅是经销商困境的冰山一角。
那么,经销商为什么这么困难?为什么很多经销商已经转型新能源还在亏损?头部经销商的财报境遇如何,他们是否找到了破解之道?
价格倒挂、库存高筑、政策收紧,压倒经销商的三座大山
经销商为何深陷亏损泥潭?
核心原因在于,卖车作为其主营业务,如今已陷入价格倒挂的尴尬境地——售价甚至低于成本,直接挤压核心利润空间。
一位鸿蒙智行的经销商人员向《星车场》吐槽:“目前这个行业就是恶性循环,车价需要越来越低,然后呢,你所有的功能需要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
“但是呢,成本一高,你价格只要一高,定价稍微一高,就又卖不出去了,所以说就是还得再降价,然后最后就是赔本儿赚吆喝,加上各种偷工减料,已经就是越来越多。”

(来源:《崔东树》公众号)
终端车市遇冷之下,主机厂对经销商的销售指标并未松绑。
无论是新能源经销商还是传统燃油车经销商,二者虽在考核细节上存在差异,但最终均将压力传导至库存端,直接加剧经销商的库存积压与资金周转压力。
就像上述经销商人员说的:“传统经销商是我比如一下子从厂家批发回来300辆车,然后就卖这300辆,不够了再批发,可能一辆20万进的但是市场只能卖18万我等于一辆车赔2万。”
“主机厂会给经销商指标,完成了有返利,没完成负激励。”他补充道。
对于新能源经销商模式,他表示:“新能源是根据订单,会好一些。就是比如说,我们收了100个订单,然后就只需要从厂家把这100辆车先买回来,然后卖出去就行了。”

除了沉重的库存压力,经销商还得直面贷款利息的隐性成本。
“经销商得先自己掏钱把车从主机厂买回来,再对外销售,”上述鸿蒙智行经销商人员透露,“要是资金周转不开走了贷款,每天都得背着利息开销,这又是一笔绕不开的支出。”
但今年,对汽车经销商的贷款政策趋严,比如,6月以来,多地银行业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相继发布通知或自律公约,严禁各银行业机构通过“高息高返”拓展业务。
什么是高息高返模式?
北京某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向星车场记者表示:“高息是针对购车客户,高利息,一般年费率固定在贷款金额的4.8%,这样随着你实际还款过程中本金的减少,但利息始终基于初始本金,因此利率会相对来说越变越大。”
“高返则是针对经销商,银行会把贷款金额的12-15%给到经销商,经销商用于降价补贴给客户。高息高返其实就是,4s店挣银行的钱,银行挣买车客户的钱。”
正因如此,部分经销商销售人员会极力向顾客推荐贷款方案,而非全款购车。
在这种“赚快钱”的驱动下,一些经销商为追求短期佣金,甚至向偿债能力不足的客户推销车贷产品,由此滋生行业乱象。
但是近期汽车买卖市场频繁出现“长贷短还”操作。
也就是说,买车消费者有全款能力,但是可以利用这个东西获得经销商的优惠,然后提前还款,这样一来,银行就挣不到消费者的利息了。
“叫停该模式后,经销商从银行赚取的利润就会下降,就不能给予购车消费者优惠了,所以车价会上涨,而车价上涨又会进一步抑制消费者的购车意愿,恶性循环。”上述银行从业者向星车场记者解释道。
政策收紧的影响不止于金融领域,近期购置税减免、置换及报废补贴等多项购车激励政策陆续退出,进一步加重了经销商群体的经营焦虑。
上述经销商人员表示:“这个行业已经在下坡路走了很久很久了,现在市场变化太快,而且各种政策都在收紧,挺焦虑的。”
前员工转行跑滴滴,经销商押注售后、保险、二手车自救
经销商的经营困境,关乎其自身的生存与声誉。
经销商该如何自救?或许,从行业头部经销商的突围实践中,能找到可借鉴的破局思路。
通过分析多家头部汽车经销商财报不难发现,除新能源车转型布局外,售后服务与二手车业务已成为其主要业绩增长引擎。
拿中升控股来讲,该公司正积极推进新能源车转型并优化销售网络。
财报提到,该公司于2024年11月引入AITO,同时进行了网络优化,已关停旗下37家授权经销店,新增57家授权经销店及20家维修服务中心。

中升控股2025年上半年售后服务表现亮眼,收入达114.5亿元,同比增长4.4%;同期售后服务毛利54.4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8.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公司来自汽车保险、汽车融资及汽车注册登记服务等业务的佣金收入,合计达18.451亿元,为业绩提供稳定补充。
2025年上半年,中升控股二手车销量达约11.1万台,同比增长9.6%,业务规模稳步扩张,成为重要增长抓手。
事实上,中升集团成立的“新能源事业部”已整合了充电网络运营、电池回收、车联网服务等新业务,形成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
上述鸿蒙智行的经销商工作人员向我们进一步说明:“车企自己的维修也是交给经销商,这部分钱还是有利润的。然后保险公司还就是这个有一些返点。”
“二手车一般都是经销商自己收购,卖这个也有利润。”
经销商的经营困境,更牵连万千从业者的就业出路,以及在暴雷经销商处购车的消费者的权益保障问题。
《星车场》联系到宝马5S店星德宝的一位前员工,对方表示,从门店离职后,自己如今转行成了滴滴司机:“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实在不想再做卖车这行了。”
关于工资发放问题,上述前员工透露:“工资当月的正常发了,但是关门的时候欠的不清楚,因为我是在关门前两个月离职的。”
谈及消费者权益保障,他表示:“车主权益包含官方权益,是做了转移到其他店,但是一些店内承诺的,基本属于无法兑现了。”
回忆这段经历并给出消费者建议时,他坦言:“具体感受就是市场突变,建议确实是没办法给,只能说尽可能选择国营经销商4s店,关门倒闭的风险会小很多。”
总之,汽车经销商正通过新能源车转型、拓展售后服务与二手车业务等积极自救。
这场自救不仅关乎经销商自身的生存发展,更牵连万千从业者的就业生计,也直接影响购车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但这些业务目前在总营收中占比有限,能否持续成为经销商的“输血包”并实现稳定盈利,仍有待观察。
写在最后:
商业世界从不同情弱者,但社会发展从不会忽视民生重量。
仅靠经销商独自挣扎远远不够,期盼政策与金融机构伸出援手,为这群在寒冬中坚守的人,点亮一盏破局的灯。
崔东树曾呼吁,有关部门组织汽车经销领域金融环境专项调研,梳理不同性质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金融机构逐步增加对经销商的授信额度,拓宽贷款使用范围;政策性银行对汽车经销商设立授信专项政策,消费者购车更充分地使用贷款贴息政策......
最后,愿每个咬牙坚持的经销商,都能等到春回的暖意与前行的力量。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