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不知从何时起,选择一辆车,变成了一场令人精疲力尽的数字游戏。我们比参数、拼配置、算续航,在无数个“选配包”和“高低功率”版本间反复横跳,最终陷入更深的焦虑:我是否为了空间牺牲了操控?是否为了智能妥协了安全?是否为了性价比,错过了真正的品质?
就在这片焦虑的喧嚣中,智己LS9带着“全系皆Ultra”的承诺登场。它给出的,不是又一个复杂的选择题,而是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这背后,是一种难得的商业魄力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全系皆Ultra”:一种拒绝妥协的价值宣言
“32.28万元起”,这个价格本身极具穿透力。但智己LS9真正的颠覆性,在于它如何定义这个“起”字。
在传统的商业逻辑里,“起售价”往往是一个吸引眼球的“空壳”,真正的核心配置需要你层层加码才能获得。这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上的“钓鱼”,它消耗着用户的信任与精力。
而LS9的“全系皆Ultra”,是对这种陈旧逻辑的彻底反叛。灵蜥数字底盘3.0、双向24°后轮转向、520线超视域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4D机械按摩座椅……这些在别家顶配车型上都需要选装的、代表“旗舰”身份的硬核配置,在LS9上全部成为标配。
这不仅仅是一次配置的堆砌,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宣告:真正的旗舰,不应有“丐版”。真正的诚意,是让最低门槛的用户,也能享受到品牌最精髓的技术成果。 它让消费者从繁琐的配置对比中解放出来,将选择的焦点,从“我该选装什么”回归到“我是否喜欢这辆车的本质”。

灵蜥底盘:当“大车”不再需要为“笨拙”道歉
中国消费者对“大六座”的需求是真实的,但与之伴随的驾驶恐惧同样真实——在狭窄的弄堂里腾挪的尴尬,在高速匝道上被离心力支配的紧张。
LS9的灵蜥数字底盘3.0,其最高明之处,不在于让一辆5.2米的车做到4.95米的转弯半径(这当然是工程奇迹),而在于它从根本上消解了“大”与“笨”的必然关联。
当你能比POLO更从容地完成窄路调头,当空气悬架与电控阻尼让你在弯道中感受不到令人侧目的倾侧,你获得的不仅是一种便利,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驾驶心境。它让“大车”的驾驶者,无需再为车辆的体量感而心存歉意,可以坦然享受大空间所带来的恢弘气度,同时保有小车的灵巧与精准。

恒星增程:一场对“里程与性能”二元对立的终结
“增程式”技术曾长期被诟病为“过渡方案”,其核心痛点便是亏电状态下的性能锐减,仿佛一个需要持续充电的“虚胖巨人”。
LS9的“恒星超级增程”,则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全能运动员”。800V架构、超级骁遥电池、VGT可变截面涡轮增程器……这一系列复杂技术名词的背后,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用户承诺:无论电量多少,无论身在高原还是极寒,你踩下电门的那一刻,得到的都必须是4.0T V8级别的、毫不犹豫的推力。
这终结了用户在选择增程车型时最大的内心纠葛——无需在“长途不焦虑”和“全程高性能”之间做单选题。它让性能变得可靠且可期,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体验的无缝与完整。

智能与豪华:从“功能堆砌”到“场景共情”
当“激光雷达”和“8155芯片”即将成为新一代“标配词汇”时,智己LS9在思考的下一层是:硬件之上,体验如何真正与人共情?
全系标配520线激光雷达和Thor芯片,这不仅是当下感知能力的保障,更是为未来L3级智能驾驶预留的安全冗余。这是一种对用户长期投资负责的态度。

而在座舱内,真正的豪华不是B&O音响或4D机械按摩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所共同构建的 “场景化治愈力” 。B&O营造的剧院级静谧,是为了在接送孩子放学后,给你片刻属于自己的精神休憩;4D机械按摩那7倍于气动的力道,是为了精准化解你翻山越岭或连续加班后的肌肉酸痛;而那套远超医用标准的瞬净新风系统,守护的更是全家人的每一次呼吸健康。
它理解现代人的疲惫,并试图将座舱打造成一个移动的、可感知的治愈空间。

结语:LS9的格局,在于重新定义“价值标杆”
智己LS9的登场,其意义远不止于推出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它更像一位冷静的“秩序重构者”。
它以“全系皆Ultra”的魄力,重新设定了30万级旗舰的价值基准,告诉市场:诚意,应该用在标配里,而不是藏在选配表中。
它用跨代际的技术整合,弥合了用户在不同用车场景下的内心割裂,证明了大空间与好操控、长续航与高性能、顶格智能与极致安全,本可兼得。
最终,智己LS9的成功与否,将检验市场是否已经准备好,去拥抱一种更坦诚、更省心、也更具格局的造车哲学。它卖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拒绝妥协的生活主张。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