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正值《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关键节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盛大召开,全球聚焦探讨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应对议题。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企业代表,吉利控股集团受邀出席COP30联合国发布会与中国角主题边会等活动,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益民、吉利汽车集团ESG管理总监俞绍华围绕“全球携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主题,分享吉利在低碳转型、绿色供应链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与实践分享会上,俞绍华表示:吉利作为致力于成为智能科技驱动的全球化汽车企业,已构建“五大设计中心、五大工程研发中心、五大试验区域、五大能源技术形式、五大AI智能生态圈”全球化战略体系,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指引下,不仅成为全球化成果最丰硕的中国车企之一,更以可持续发展实践为行业树立多重标杆。凭借绿色低碳转型与全链路协同创新成果,吉利汽车集团成功入选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案例及推荐技术产品目录,成为中国车企绿色供应链实践的代表。

锚定2045碳中和目标,全价值链降碳加速绿色出行变革
秉持“创造可持续的出行未来,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愿景,吉利汽车早在行业前列提出2045年碳中和的目标,从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全价值链降碳两大维度构建全链路低碳生态。在“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驱动下,吉利汽车转型成效显著:2025年1-9月新能源销量达117万辆,较2021年的8.2万辆实现跨越式增长,单月新能源渗透率最高达60.5%,四年增长近十倍,强势跻身全球新能源销量增长最快的车企行列;按此销量结构,单车使用端碳排放较2021年减少近30%。
同时,吉利汽车还携手价值链伙伴推动“供应端、制造端、使用端”三端一体化协同降碳:制造端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工艺创新与智慧管理,实现能耗与碳排放大幅降低,截至2024年底,6家整车基地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供应;循环利用端打通生产余料闭环回收全链路,截至2024年底减少碳排放约11.5万吨,拥有1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无废工厂、3家零碳工厂,是汽车行业唯一入选全国首批“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名单的企业。供应链端依托“吉碳云”“吉溯云”平台,实现超10000种零部件碳足迹核算与1600家供应商溯源,2024年供应端各车系碳排放较基准年下降8%以上,还牵头构建“主机厂引领、零部件协同”的绿色产业生态。

陈益民还在大会上指出,吉利以多元创新为引擎,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智慧”方案:构建“碳捕集-甲醇制备-运输加注-终端应用”完整产业生态,投产全球首个十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打造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让低碳科技贯通全球陆域与水域;还历时4年完成“吉利星座”一期64颗低轨卫星组网,为全球提供物联通信服务,勾勒天地一体智慧出行新图景。

绿色转型成果获全球认可,“一带一路”彰显中国车企实力
吉利汽车的全链路绿色低碳积累也转化为全球竞争力,2025年1-9月新能源出口同比增长达214%,其中吉利国际EX5(吉利银河E5)沿着“一带一路”远销全球33个国家,更在马来西亚、巴西、希腊、哥斯达黎加、埃及等国家稳居当地纯电市场销量第一。同时,吉利还与雷诺集团达成巴西战略合作,通过雷诺巴西公司生产及销售吉利和雷诺的新能源车型,加速双方在拉美地区汽车市场的拓展。吉利EX2(吉利星愿)也于近日在巴西正式上市,与吉利国际EX5形成合力,进一步巩固吉利在当地市场的领先地位,并计划一年内登陆五大洲市场,陆续进入欧洲主要市场及东南亚地区。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变革的积极推动者,吉利是首家以全球合作伙伴身份加入Drive Sustainability的中国车企,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可持续标准制定,在汽车可持续供应链的行业标准和原则制定中发出中国的声音。在技术创新领域,吉利持续深耕“全域安全、全域AI”技术体系,实现神盾金砖电池、雷神AI电混2.0、千里浩瀚辅助驾驶、AI数字底盘等创新技术成果陆续量产上车,为全球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树立新典范。
此外,吉利汽车的创新实力与可持续发展实践一直稳居中国车企ESG标杆地位,赢得了全球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长三角先锋100(2025)”总榜单第一名、连续三年位列“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中国车企第一、连续三年获《财经》双碳领导力“卓越”评级、连续两年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还斩获2025年度财联社致远奖“环境友好(E)先锋企业奖”,国际权威机构MSCI ESG评级AA级,ISS ESG评级行业优秀、中国车企第一等多项殊荣,以亮眼成绩彰显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未来,随着2045 碳中和目标的稳步推进,吉利将持续以ESG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携手全价值链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低碳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碳中和转型贡献更多“吉利智慧”与“中国力量”。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