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现在的网约车市场主要以纯电动车型为主,这些车型凭借低运营成本、宽敞空间等优势,成为了网约车司机的首选。
我们熟悉的就有广汽AION S/Y,比亚迪秦PLUS EV,丰田bZ3,红旗E-QM5等车型,经过这么高强度的营运使用,这些车也经历了市场了验证,成为“靠谱”出行的代名词。
但在满足以上的要求下,再加上一个高颜值的需求,我认为东风风行星海S7就能满足需求,更会成为城市出行的一张亮眼名片。
就在2025年7月26日,“星海启航·绿动蓉城”东风风行星海S7网约车交付仪式在成都举行,5000台星海S7正式投入成都市场。
此次交付不仅是东风风行与绿贝出行深化合作的里程碑,更标志着其“以绿色科技重构出行生态”战略在核心城市的落地。
对于双碳目标,靠的是战略和技术实力
东风风行2022 年明确 “三年电动化、五年停燃油” 目标,2024年提前实现全系产品新能源化,2025 年 6 月销量破万,印证战略落地速度。
目前已构建 “纯电 + 混动” 双技术路线,覆盖 MPV、轿车、SUV 全品类,菱智新能源稳占商用 MPV 市场,星海 V9 以 1300km 续航重塑中高端 MPV 价值,星海 S7 以 0.191Cd 风阻切入纯电轿车赛道。
2025 年计划推 13 款新车。全球化层面,建成 4 家海外 KD 工厂,出口年增速超 100%,星海 V9 完成 “新疆——巴黎” 万里长测,强化 “技术适配 + 本土化” 出海逻辑,形成国内 B 端与海外市场双增长曲线。
依托东风集团 70 年技术积淀,东风风行已积累起新能源全领域的优势技术,包括EMA-E架构平台、铠甲电池、全新“马赫”MHD混动系统等在业内都颇具领先优势。
动力层,马赫电混 PHREV 热效率 45.18%,馈电油耗 5.27L,星海S7增程版油电转化率 3.55kWh/L,获 “无感介入” 认证;安全层,铠甲电池四层防护,通过千度烈火、高压冲水等极限测试,IP68 防水超国标 48 倍。
智能领域,L2 + 级智能驾驶辅助、星海 OS 车机,搭配 EMB 线控底盘,形成 “安全 + 智能” 双重护城河。
2023 年风行雷霆获企业标准 “领跑者” 认证,2025 年星海 S7 以 1250km 综合续航、FSD 悬架等配置,实现超越同级的驾乘体验,技术普惠性显著。
所以,基于战略和技术实力,在风行看来,新能源转型绝非简单的 “能源替代”,而是对传统出行方式的根本性重塑,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全产业链碳排放,同时为用户提供更环保、高效的出行选择。
这既是响应国家 “双碳” 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企业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践行社会责任的核心担当。
东风风行在产品布局上形成了清晰的绿色路径:从纯电车型到混动技术,从整车研发到产业链协同,全方位构建低碳出行生态,确保每一款产品都承载 “降碳” 使命。
作为战略落地的重要成果,星海 S7 的研发全程以 “降低碳排放” 为核心目标,将环保理念渗透到全生命周期的每一环:
材料选择:优先采用可回收、低污染的环保材料,减少生产环节的资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混合材质方案,其中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占比达75%,在保证车身刚性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轻量化,降低整车重量。
能源效率:星海S7实现 11.9kWh/100km 的同级最低电耗,以 650km 长续航版本为例,全程行驶仅消耗约77kWh电能,较同级车型平均节省15%-20% 的能源消耗,相当于每公里碳排放较传统燃油车降低约85%。
全产业链协同:在核心零部件采购环节,风行推动供应商纳入低碳标准,在生产制造环节,东风风行建立了光合工厂,将绿电深度渗透至生产制造每个环节。从供应商的低碳改造到工厂的绿电生产,再到用户手中的高效用车,星海S7构建起“零部件低碳生产—整车绿色制造 — 使用阶段高效降耗”的全链条减碳闭环。
星海S7的实践,正是东风风行将 “绿色基因” 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的生动体现,也为行业探索 “双碳” 目标下的车企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样本。
为什么偏偏是星海S7?
对比出行市场一众的强劲选手,为什么星海S7被成都出行市场选中?其实跟自身的过硬产品实力密不可分。
星海 S7 的 11.9kWh/100km 同级最低电耗,配合 555km-650km 的长续航能力,使得每公里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维护成本方面,纯电架构省去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保养项目,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政策进一步降低长期使用成本。
2915mm 轴距构建的宽敞座舱,可满足 1.8 米乘客 1 拳 2 指的腿部空间,配合 1.9㎡全景天幕与剧院式座椅布局,有效缓解长途乘坐疲劳。
掀背式尾门设计带来 541-1303L 可变储物空间,轻松容纳4个24 寸行李箱,满员的状态之下,也能装下需要带大件行李出行的乘客。
配合智能温控系统支持远程预冷,3分钟内将车厢降至舒适温度,配合座椅通风与抗菌空调,即便在40℃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驾乘舒适性,这对网约车司机夏季高频运营尤为关键。
75% 高强度钢车身与铠甲电池 3.0 通过针刺、海水浸泡等极端测试,车身关键部位热成型钢强度达1500兆帕,确保车辆在高频使用下的可靠性。
26 分钟 30%-80% 的极速快充能力,配合覆盖全国的快充网络,可在司机用餐间隙补充 200km 续航,解决传统电动车补能焦虑。
战略落地成为城市治理的 “解题密钥”
东风风行与成都的合作,暗含着深层的城市治理逻辑。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交通碳排放占比超 30%,而网约车日均行驶里程超 300 公里,是普通私家车的 3 倍。
5000台星海S7的投入,不仅是车辆更新换代,更是对成都城市交通生态的深度重塑,为成都破解交通减排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 “移动方案”。当每一台星海 S7 穿梭于街巷,既是对低碳出行的生动践行,也是企业、城市与市民共同书写的 “减碳答卷”—— 以产业力量激活城市治理效能,让绿色转型从政策蓝图真正走进日常生活的肌理。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