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不知道大家对日产汽车的印象是什么?可能不少人会直呼大沙发吧~
其实,技术日产的形象并不淡,看当年主打轻量化、低摩擦、响应快、寿命长的VQ六缸发动机,会让你放下对涡轮的冲动。而有两根传动轴的“奇葩”四驱系统、后置变速箱的操作,让GT-R R35摆脱了“弯道亡”的称号。再后来通过10年技术沉淀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也是近年来日产对“技术”二字的一次呐喊。
那么,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这些年,日产又拿得出怎样的杀手锏呢?
超安全电池技术,会是日产的一个回答!
2023年,东风日产迎来了20周年里程碑,而在电驱化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ARIYA艾睿雅无疑是他们的一大王牌车型。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不能缺少新意,ARIYA艾睿雅也深知这一点,至少在设计上很能说明一切。
不过,今天我们要聊的重点不是设计,而是电池安全。
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新能源营销部副部长徐大江表示:“对用户而言,对设计、性能、科技的需求因人而异,而安全,尤其是电池‘大心脏’的安全,是影响他们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这也是他们选择ARIYA艾睿雅的共性之一。”
似乎,大家对于电动车起火这件事相比当年已经看淡了很多,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电池的安全技术有了不小的提升。如今许多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一套电池安全技术,但要说绝对的安全目前是不存在的,只是说将电池安全这个长板尽可能地拉长……或者说,等等以后可以做到安全与性能兼顾的固态电池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上,自主品牌表现出了不俗的竞争力,作为合资品牌的东风日产会被比下去吗?
其实在纯电技术的发展上,日产的起步要比大多数厂商早得多,也是为数不多拥有电池组装生产线的厂家之一。76年纯电技术底蕴,超过25年的电池研发与制造经验,“210亿公里电池0重大安全事故”的品质口碑,就是日产在纯电技术领域的底气。
聆风,是我们所熟知的日产纯电动车型,据说它成了不少自主品牌研究的“标本”!
不过,有些东西是不容易习来的,那就是理念。或者准确地说,坚持一个理念不容易。
日产基于「0」的电池安全理念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东风日产电池开发工程师淡少敏跟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细节,日产车型全系都不取消电池维修开关。
取消维修开关可以降本,但日产认为这逾越了安全底线。电池维修开关,是纯电车、设备需要维修时拔出,可断开高压线路,防止触电。除了维修安全外,这个开关还能在电池自燃的时候,对其进行注水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要是电池包自燃时只是进行外部注水灭火,那烧上几个钟的情况大家也是没少见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ARIYA艾睿雅搭载90度的电池包,却最高只有623公里的续航,换作别家可能六七十度的电就可以做到了。而这也是出于一个安全的考虑,毕竟在追求能量密度、续航、性能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迁就。日产的做法就是不会为了续航、性能而妥协了安全。
那么在保障电池安全方面,日产又会怎么做呢?
九重物理防护架构,构建“软硬一体、攻守兼备、内外协同”的超级电池安全域。
一体式铝制电池方舱
九重物理防护主要包括了日产高标准定制电芯、带防撞保护杠的双层叠式模组、一体式铝制电池方舱、精密规范线束布局、全工况电池精准管理、干湿分离集成液态热管理系统、底盘装甲防护、溃缩保护空间、1500MPa金刚罩防护。它们的使命就是用刚柔并济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对电池的冲击力,防止电池短路、起火、爆炸。
双层叠式模组
精密规范线束布局
1500MPa超高强钢
溃缩保护空间
干湿分离集成液态热管理系统
很多时候电池自燃的症结就在热失控,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要从“芯”开始。和其他厂商直接代工不一样,东风日产在电芯的生产制备方面,采用的是定制电芯策略,使用定制化专线生产。就算电芯生产不是自己来,但标准是自己的。同时,日产也是为数不多拥有电池组装生产线的厂家,可以更好地将电池安全把控在自己手里。
日产高标准定制电芯
作为普通消费者想必不会对以上这些技术有太深的了解,那又该如何判断一家企业的动力电池或是电动车是否足够安全呢?
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抗抗对此表示,可以从企业的技术积淀、量产车型的安全表现,以及企业设计产品时的取向、理念来进行判断。
从电芯到电池包再到系统层面的九重安全防护架构,三电系统的全栈自研,76年的纯电历史底蕴,超过25年的电池研发与制造经验,以及“210亿公里电池0重大安全事故的”品质口碑……可见日产很好地贯彻了自己基于「0」的电池安全理念,守住了不可跨越的安全底线。
电池包或电动车的安全性如何,主要不是看长板有多长,更关键的还是看其短板有多短。
ARIYA艾睿雅是一款沿袭了日产纯电技术底蕴的重磅车型,而这段时间大家也都知道了它价格“大跳水”的事儿,车价直接来到了22.48万起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政+企”共计补贴60000元的结果,优惠也有有效期即截止至3月31日。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在新能源汽车大发展时代,在大家心中的日产是否依旧“技术”当头?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