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条App
汽车头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在当今这个技术日新月异、数据驱动的时代,汽车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自汽车诞生之日起,安全就成为绕不开的话题,"那汽车安全具体包括什么?”——随着时代的进步,过去大家衡量一台车安全性仅仅关注的是车身刚性、碰撞吸能结构、刹车性能、安全气囊数量、主动安全系统可靠程度等硬性指标。如今在智能网联化浪潮的赋能之下,汽车安全不仅包括早已经破圈的辅助驾驶安全,还有越来越引起重视的车内隐私及信息安全。
然而,随着车辆的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车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汽车消费者在享受科技互联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遗憾的是,不论是出于造车成本考虑,还是对客户大数据的收集的原因,不论是新势力造车还是传统主机厂,鲜有对用户信息安全的针对性防护举措。而作为国内汽车工业领军者的比亚迪,再次在用户信息安全防护上“遥遥领先”了。
比亚迪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车内信息安全?
新华社曾评论道:“车内安装摄像头或许客观上在保证驾驶人和车辆安全等方面可以带来不少便利,但无论是什么程度的便利,都绝不能以随意让渡个人隐私和信息为代价。”可以说,摄像头已经成为现代人在享受万物互联生活中的一把双刃剑。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黑客门”其起源都来自相机、手机等设备的摄像头。
如今车内摄像头的出现,相当于增加了日常个人信息暴露的风险。对此比亚迪全系包括王朝网、海洋网和腾势等子品牌全部都在车内摄像头上配备了盖板。一块小小的盖板,足以彰显比亚迪的用心。
从我们目前对于市场的了解可以知道,绝大多数车型都已经在车内配备了摄像头,而只有极少数汽车企业会给车内摄像头配置盖板,而比亚迪则是这极少数之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旗下所有在售车型——包括但不限于王朝网、海洋网,以及腾势等子品牌车型——均配有物理滑盖。可以说一块小小的挡板,就让车主获得了个人信息的安全感。
但如果始终用盖板遮挡摄像头的话,车内摄像头又失去了其原本便于车主用车智联、安全监控的意义。那么怎么做到既能够保证信息安全又能让车内摄像监控物尽其用呢?除了摄像头盖板之外,就不得不提比亚迪可知、可感、可控的用户信息的防御体系了。
比亚迪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包括哪些维度?
其实比亚迪的用户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逻辑很简单,就是物理+软件双重防护保障客户信息安全。
比亚迪在车内摄像头隐私保护方面的方案,这也就是物理层面的防护成本不高,效果却是立竿见影,非常值得其他车企借鉴。同时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对比亚迪部分相关车型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这其实只是比亚迪所打造的纵深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当中的一小部分。
除了物理层面的防护外,比亚迪在软件方面也做了相关升级,为用户专门开发了安全防控软件,只有车主注册APP,就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得到车辆及车机信息,在制定软件同时,比亚迪的手机APP和车机系统都已经向用户提供了清晰的隐私声明,同时还有一套完整的应用权限管理方案,允许用户自主选择对应的权限管理策略。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安全保障。比如,这些措施让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做到可知、可感、可控。
另外,比亚迪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不仅包含车端和云端的多维度防护,还对用户的个人数据进行全方面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通过持续的高强度安全攻防测试,并接受R155(CSMS)、R156(SUMS)体系认证等安全认证,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可以说这些监管机构的监督和各项数据安全与合规的认证,不仅证明了比亚迪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实力,也表明了其对于用户隐私保护的决心。
为什么说比亚迪对于信息安全系统保护的路线是必要的?
从汽车诞生起,安全便是汽车工业发展永恒不变的优先课题,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更迭,关于汽车安全的定义也始终处于不断丰富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衡量一台车安全性如何的时候,主要看的是车身刚性、碰撞吸能结构、刹车性能、安全气囊数量、主动安全系统可靠程度等几大指标。
而今时今日,在智能网联化浪潮的赋能之下,整个行业对于汽车安全已然有了更多全新的思考,不仅包括此前多次上热搜的辅助驾驶安全,还有越来越引起重视的车内隐私及信息安全。在大数据包围的现代生活中,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对于用户个人造成的伤害不啻一场重大的交通事故。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比亚迪不仅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引领行业标准,更在信息安全领域内,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心体验。在物理防护、系统设计、产品攻防测试以及认证认可等多重措施并举下,比亚迪可以说用行动确保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未来,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比亚迪能够在信息安全领域做出更多创新和突破,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心、更便捷的服务。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汽车企业能够像比亚迪一样,重视并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评论 0
作者信息
更多资讯推荐